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3部分

她把奏表挑挑選選,送給了雲青蘭。

雲青蘭就藉著這把刀,捅上了這些城。

這些城當時肯定沒想到,他們試探皇帝,起反應的卻是雲青蘭。

要說挖皇帝的牆角,雲青蘭才是第一個揮鋤頭的人啊!明明是一個戰壕裡的兄弟,他怎麼對他們下手了呢?

而且手中竟然有聖旨!起旨的還是徐公!

所以從一開始,義軍的氣勢就有點不太足,還有點摸不著頭腦。

後來還是有人抓住徐公不再是徐公,而是慶國丞相的事說徐公已從賊,這聖旨也有問題,算是多多少少挽回一點顏面。

不過這個仗仍然讓他們打得節節敗退。

雲青蘭那邊氣勢如虹!

雖然在姜姬或徐公看來,雲青蘭從鳳凰臺逃走是一步臭棋。但在雲青蘭自己和他的屬下看,這明明是一步好棋!

當皇帝顯然有點太難了,退而居其次,當個諸侯王不是很好嘛!

他們到了河谷以後,王宮也建起來了,封官授爵人人有份,比以前屈居在皇宮裡當個護軍好多了呢。

而且有徐公和姜姬在背後給雲青蘭鼓勁,雲青蘭打起仗來一點都不怕的。

別人說要去鳳凰臺告狀,要告訴天下人,雲青蘭擅動刀兵,乃大不敬之罪。

雲青蘭哈哈一笑,竟然說“鳳凰臺與家無異”。就差說安樂公主對他真心一片,誰去告狀都沒用了。

他這裡上下一心,都覺得自己走在光明大道上。

義軍那裡,各自為政,各有心思。

姜姬還發現,她算錯了一件事,就是各城擁有的兵馬,可能根本沒有她想的那麼多。

風迎燕以靈武打比方,他實話告訴他,靈武真正的兵馬數只有兩千餘人,而且非常單一,沒有步兵,全是騎兵和弓兵。

在他後面的固衛,雖然有著看守諸侯王的“職責”,但崔家到固衛後,覺得花錢養兵沒有必要,反正這固衛又不是他家的,真大軍壓城了,出城投降就是,這樣方才不傷一民一物。所以固衛的兵數可能只有一千左右。

她恍然大悟。

在這樣一個“和平”的世界裡,以打嘴仗為主要模式的世界,任何一個城池都不可能花大力氣養兵。

只有那麼幾個比較特別的。

剩下大多數都是不想白白花這個錢的。

他們可能會屯集許多兵器,比如箭頭、刀、槍頭等鐵器,因為打仗時武器的消耗是很快的,打造起來卻沒那麼容易。

但他們不會長年累月的練兵,更不會沒事屯上幾萬兵。

各城屯兵大多以千為單位,過萬的很少,小城更可能連幾百人都沒有。

平時根本用不到,等到真有需要的時候,才會把城中的男人都召集起來,發給他們兵器,臨時操練一番就讓他們上戰場了。

等到這一群烏合之眾聯合到一起時,手裡有兵的,當然不願意白白消耗掉;手裡沒兵的,只能給錢給糧,當然也不會心甘情願的一直給。

這就是義軍最大的矛盾。

所謂的義軍,其實是由某幾個家族倡議的,目的當然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順便擴大地盤。

風迎燕從商人送回來的情報中告訴她,這段時間裡發生的聯姻代表著什麼,又有哪幾家因為無法支撐而有了退意,更有渾水摸魚的人。

比如安城,他們那裡就不出人也不出糧,只出了一篇慷慨激昂的美文,以振奮軍心!

姜姬聽到這裡就笑了。

笑完就嘆氣了。

她是真沒想到這群人這麼沒用。一堆人打一個,都能讓雲青蘭佔上風。

已經過去大半年了,這場糊塗仗已經有人想退出了。

雲青蘭估計已經覺得自己戰無不勝了。接下來,他很有可能會跑到鳳凰臺來。

但她現在不需要天下人把目光集中到鳳凰臺。

風迎燕走後,姜姬叫來了王姻,問他能不能找人把皇帝在河谷的訊息送出去。

皇帝在哪裡?這個問題到目前根本沒有人深究過。

就算是這座城裡的人還有人相信皇帝仍在宮裡,安樂公主正是為了照顧皇帝而來。

而外面的人更加不需要確認這個:皇帝當然在鳳凰臺。

就算雲青蘭拿出過聖旨,也只是被人猜測他把帝璽帶走了。沒人想過他把皇帝也一起帶走了。

因為如果皇帝真的被雲賊帶走,鳳凰臺不該一點反應也沒有啊。怎麼說也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