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了。
第411章 阿九與阿
蟠兒這回從商城回來的一路上就悠閒多了。越往樂城走,天氣就越熱; 但原本荒蕪的田野上偶爾能看到零星的百姓; 他們雖然看到有騎馬來的人還是會躲起來,但至少不會一路上只能看到狐狸和兔子了。
“怎麼?都有人了嗎?”姜姬一聽就喜笑顏開; 猶有些不敢相信。
蟠兒點頭道:“已經有不少了; 都是自己種些黃豆; 挑到附近的城鎮去賣,也能多得一兩個錢。”
她是怎麼都想不到; 第一個“紅”遍魯國的竟然是黃豆,已經稱得上是世家盤中有它,百姓碗中也有它。
“你這一路回來; 有沒有看到哪些城市風氣不好?”她問。
蟠兒知道公主口中的“風氣”指的就是百姓。百姓是否安居樂業,是否被抓丁、被苛稅等等。
他搖頭:“倒是都沒見到。”現在魯國最有意思的改變是鄉間百姓都喜歡做生意,野集、野市過幾十里就能碰到一個。
至於城裡; 則是不管世家子弟,還是普通百姓,還有做個小買賣的商人子弟,都在學新魯字。
紀字的優勢自然是曲高難攀; 非世家不可得。要想用紀字作好詩歌; 好文章,非通讀百卷古書不可,不但要學,還要能融匯貫通。難如上青天。
新魯字就簡單了,字多; 詞多,組合多,沒那麼多規則要遵守,不必擔心自己寫文章因為不合韻律而出醜。
修改紀字的那部分新魯字確實受世家垢病,但後來那些百姓們的自造字就沒那麼多人反感了。
城門口和官衙門口的招牌上都張貼著從樂城流傳而來的《說文解字》。有的商人還專門從樂城帶最新的《說文解字》來,這樣的商人,他的貨都是最受歡迎的。
而跟新魯字配套的就是紙的應用傳播了。
“我來的這一路上,大一點的城池都會有不下三個造紙坊。”雖然造出來的紙良莠不齊,但大半的都能用。
蟠兒還特意帶了一些回來。
姜姬小心翼翼的接過這一盒長短不一的紙張,它們大多是黃褐色,邊沿雖然都很整齊的被切過,但因為紙張太脆,有很多破裂的地方。
這種紙不能用普通的墨汁書寫,但百姓們的智慧是無窮的,他們發明了“漆書”,用更濃的墨汁調出顏色來,用來書寫。這種漆書還出現在了木牘上,被一些世家士子斥為有辱斯文。
放下黃紙,姜姬說,“他們會慢慢把紙做得越來越好的。”
現在的紙,是一種操作並不難,取材簡單、低廉的木牘的代替品,所以又叫貧家之寶。這樣的東西才能夠最快的流傳開來。
這世上想讓一個東西出名,要麼讓它成為最貴的,要麼讓它成為最便宜的,便宜到你覺得不用都是吃虧了。
紙就是這樣。不過等使用它的人漸漸變多,技術自然而然就會革新。
她還想再聽一點,龔香卻到了,一進來就問:“蟠郎回來了?那漆離怎麼樣了?”
姜姬才想起這個。
蟠兒說:“漆公子聽說他的女兒被送給蘆奴太子為妻後就怒而回去了。”
“還算有些義氣。”龔香先讚了一句,又嘆道:“只是他現在回去,可就要落到下風了。”
漆離是光明正大的趕回國的,一回去,別的先不顧,而是衝進蘆奴的太子宮把他的女兒給奪了出來。
他的女兒一見到他就抱住他哭著喊爹爹,而漆家的陪媵撲出來哀求:“叔叔!叔叔!不能這樣啊!這是老太太的決定!”
漆離一腳把人給踢開,抱住女兒上了馬,罵道:“我這個父親沒回來,誰能越過我嫁了我的女兒?!”
蘆奴也因為聽到訊息匆匆趕回,見到這一幕,不免尷尬,上前道:“還請漆三公子息怒,不如進殿再說?”
漆離恨道:“太子英武偉岸,只是小女年幼,只怕不能匹配,還請太子放小女歸家!”
蘆奴見漆離說不通,就對太子妃道:“阿豐,我對你一片深情,你就真的捨得離開我嗎?”
漆離的女兒坐在馬上,只是抱住漆離在哭,聽到蘆奴的話,搖頭又點頭,哭道:“太子,我不想嫁你!你有寵愛的妃妾,娶她們就好!”
蘆奴還想再說,漆離已經聽夠了:“太子,既然小女無意,還請太子寬容些。”
蘆奴看著殿前的侍衛,到底說不出把漆離攔下這種話,只得放他們走了。
漆離出宮後就臉色蒼白,他下了馬,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