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就有錢給兒媳婦了,如果以後兒媳婦對她不好,她也有錢吃飯!
這回,姜谷被說動了!她不怕幹活,兒媳婦叫她幹活沒事,但兒媳婦要是把她趕出去她可怎麼辦?
姜姬說給她一幢屋子,再每季給她一些錢——這都要她當夫人後才能給。沒辦法,外面的那些人就是這種規矩,姜旦當了大王后,凡事都要按規矩來,沒有規矩的話,人家就要罵他了。所以他想給姜谷錢也要先封姜谷當夫人才行。
有道理!
姜谷答應了。
馮班記得就是一頓飯的功夫,公主就把母親說服了。
其中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公主對母親的愛護,簡直像是哄孩子一樣。公主沒有用大道理來壓逼母親,而是用母親能接受,能聽懂的方式告訴母親,“勸”母親。
姜旦見到姜谷之後,之前的猶豫也好,尷尬也罷,全都消失無影了。
姐姐說的封夫人,他當時就說了,姜谷封夫人,姜粟封公主。
因為姜粟沒有嫁過人,而姜谷嫁過馮家。現在馮賓去世,姜谷回孃家而已。
姜粟的衣冠冢就在摘星宮的神女廟裡,還有陶氏也在裡面。
姜姬覺得她們兩個應該都不會想跟姜元他們住在一起,不過現在想想,除了姜元,姜氏的其他祖先應該也不差。
現在姜旦威望日盛,封陶氏為皇后也不怕人阻攔了。
於是,姜旦從摘星宮離開後,回到蓮花臺就下發王令。
第一道王令,追封合陵平山神女陶氏為先王王后。
王令是姜姬起草了個大概意思,龔香親筆寫成,大概意思就是描述一下這個替先王生下大王的陶氏是合陵附近一個比較平的山頭的神女,姿容如仙,神人善性,與先王偶有一顧,相伴九年,誕下大王。後來先王回來當大王,此女就歸隱山林去了。
當日去迎姜元的人,以馮營、蔣淑為首的都死絕了,剩下的沒一個敢放屁,雖然其中也有人記得先王身邊確實曾有一個陶姓女子,後來遭人暗害……
不過伊人已逝,現在大王要說她是神女,誰敢說不是,那就是跟大王做對。
何必要跟大王做對呢?對不對?當年當過先王王后的蔣家都死光了,也不會有人出來反對了。
於是,陶氏成了姜元的第一任王后,也就是元配,大小蔣氏全都向下順移。
沒人反對。
陶氏成了王后,姜旦的出身就更加名正言順。陶氏是神女,姜旦的出身也不比公主淑女生下的公子差。
就算姜旦長得土氣了點……那也是神女的孩子!
樂城的人都覺得這是大王在替自己鍍金,掃清身世上的瑕疵,都很理解上面的人要面子的舉動。
接下來姜粟封公主,姜谷封夫人的事也沒遭到太大的阻礙。
有前面那個“驚喜”,後面再來什麼都不算什麼了。
跟著姜谷嫁過人後又回孃家,封夫人,有品級,享千石祿,與丞相平級……
有想蹦起來說這是不是太厚了?龔相不介意嗎?龔香立刻表示不介意!大王做得再對也沒有了!姜夫人撫育大王有功,千石祿都算少了!兩千石祿還差不多!說罷就當殿向大王進言,要求給姜夫人加食祿。
剩下的人想替龔香“鳴不平”的都閉嘴了。
跟著樂城中也有贊成之聲,甚至立刻就有家族接回守寡的女兒,表示大王都能接回來,他們當然也能!
一群人吵得熱鬧的時候,馮班在二環成了新上任的蒼蠅官。
龔香不解,問姜姬:“我這裡多少事辦不完,一個馮家後人,扔去當蒼蠅官?公主,你就不能疼疼奴嗎?”
姜姬只好溫柔勸慰勞苦功高的龔相:“叔叔不知,那小孩子脾氣掘著呢。我不先冷落冷落他,一開始就對他好,他就以為我要害他了。先折騰幾年,叫他多吃些苦頭再用他,他就沒心事了。”
龔香搖頭嘆氣:“馮家!”
姜姬笑道:“我還真喜歡這樣的人。”像龔家這樣的,要順毛摸;要蔣家那樣的,收服後要用鐵鏈拴著,收服不了只能殺;而馮家,打一個巴掌,再給一顆棗就收了,多好。
她要是現在遇到馮瑄,她有八成的把握收服他!她還能叫他跟馮家決裂!
說到底,還是相遇的時候不對啊。
第468章 雞毛蒜皮
龔香覺得公主或許是真的從馮班身上看到了馮瑄; 但她並不喜歡馮瑄被養出來的馮家的清高,所以她才會把馮班扔到了二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