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熱的陽光無法融化她的肌膚,只會讓她閃耀出透亮的晶瑩。眼前的卡若拉,離孟羽夕是如此的近,近得只有幾百米的距離。這短短的幾百米似乎觸手可及,似乎一步即到。但就是這短短的一步她卻始終無法邁出。
當然並不是說管理人員制止遊人們登山的舉動有什麼不對,但孟羽夕是多麼地想去親手觸碰那片清涼的晶瑩啊。但現在孟羽夕他們最應該做的,也許只是靜靜地站在這裡觀賞。
正如孟羽夕無法抵禦卡若拉仙女如此近距離的誘惑,她也無法阻止時間的腳步。雖然孟羽夕在卡若拉停留的時間已比一般遊客長了四五倍,孟羽夕已經看到了時間光影為冰川帶來的每一種姿態,但還是覺得與仙女相會的時間太過短暫。
但有了相約,就必然會有分手。最後在黃梓冉的招呼聲中,孟羽夕他們又繼續往下一站趕去。
從仙女腳底下出發,離江孜縣城也就不遠了。到了江孜縣城,那白居寺也就不遠了。
白居寺是漢語名稱,藏語簡稱“班廓德慶”,意為“吉祥樂寺”,位於江孜縣城東北隅。
所以今天晚上黃梓冉把落腳點,就定在了江孜縣裡。這樣大家就可以悠哉的,欣賞美麗的白居寺了。到了江孜縣城,先在繁華地段找了最好的賓館,登記完畢,這才又驅車往白居寺趕去。
到門口就近找了位導遊。經他介紹,孟羽夕他們瞭解到,白居寺有兩大特色:特色之一是一寺容三派。和平共處,相安無事。白居寺相容薩迦、噶當、格魯3個教派,因而寺內供奉及建築風格也兼收幷蓄、博採眾長。
特色之二是菩提塔,又名“十萬佛塔”,它是白居寺的標誌。白居寺就是因為這座佛塔才格外富有魅力。這可不是普通的佛塔!是由近百間佛堂依次重疊建起的塔。人稱“塔中有塔”。
白居寺是一座塔寺結合的典型的藏傳佛教寺院建築,寺中有塔、塔中有寺,寺塔天然渾成,相得益彰。那可是非常的有看頭的。
孟羽夕她們在金碧輝煌,珠鑲寶嵌的殿宇之間,穿梭往返。深深的被白色牆裙。彩繪的牆頭,金色的塔頂所折服。孟羽夕心裡非常喜歡白居寺,也喜歡十萬佛塔。不只是為它的建築別具特色,份外的美麗,還很亮眼!
還因為這裡地處在後藏,民風更加淳樸,藏式風情更加濃郁。在這裡還有一景。讓孟羽夕特別關注,那就是白居寺的壁畫。在十萬佛塔之中。塔內壁畫也以其數量之大,品質之精在畫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環繞四層佛塔共有大大小小76間佛堂,俱繪滿壁畫。拾級而上,塔內的臺階又窄又陡,僅容一人側身而過。每層塔身都有一個環形的平臺,虔誠的朝拜者們就按照逆時針的順序將每間殿堂都一一拜過,七十七間,一間不落。
孟羽夕那是恨不得住在這裡幾天,好好的領略下白居寺繪畫藝術的殊勝華美。在仔細的觀看中,孟羽夕發現:壁畫中,佛的花冠和耳飾花樣尤其繁多,樣式極為奇特多變。
佛所坐的蓮座,有單層式雙層式多種變化,蓮瓣多為側面,波羅蓮瓣的方硬感被圓與三角形結合而成的心形所替代。
孟羽夕在這裡是看的津津有味,別的人可就不耐煩看這些,根本就看不懂的畫了。黃梓冉本身也不喜歡這個,所以就打算回賓館休息了。
孟羽夕見他們要走,也不著急,她只是淡淡的說:“你們先回,反正今天晚上住的地方也有了,我知道怎麼回去,我還想再多看會呢,晚飯不用等我,我自己在外面隨便吃點就可以了。”
黃梓冉啞然,真把孟羽夕一個人丟在這裡,明顯是不合適啊。還好,蘇浩清出聲緩解了這個小難題。他在黃梓冉耳邊輕聲說了幾句,黃梓冉瞭然的點頭一笑,帶著大部隊就往賓館開拔了。
孟羽夕看著蘇浩清還站在原地不動,心裡不由的升起幾分暖意,畢竟被人拋下單獨一個人的感覺,是不會太爽的。孟羽夕對著蘇浩清笑了笑,也沒說什麼感謝之類的話語,轉身繼續欣賞壁畫和佛塔去了。
上次在布宮裡一路走的匆忙,根本來不及細看,現在在白居寺,孟羽夕休閒的漫步中,竟發現了一些很有趣的事情,孟羽夕發現,藏民們獻香火錢有個奇怪的習慣,讓孟羽夕在第一次看到時大吃一驚。
她看到有的藏民,如果用完了所帶的一角紙幣,那麼他可以獻上一張一元的紙幣,然後從佛像前堆滿紙幣的神龕上找回九張一角紙幣。感覺像是在乘坐有人售票的公交車,票價一角。
而對於內地遊客,這個公交車就是無人售票的,絕對不設找贖。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