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他面色溫和地問,“什麼事兒?”
“信。”玉灼呼哧呼哧地大喘著跑到近前,將一個隨意折著的紙條遞給英親王,“小王爺給皇上的信,讓您捎進宮去。”
英親王板下臉,“他都回來了,不去上早朝?”
玉灼搖搖頭,“小王爺說累得狠,不去了,今日要在府中陪小王妃,讓您將這封信給皇上就行。”
英親王接了紙條,點點頭,上了馬車。
英親王往日都進宮比較早,今日也是趕著上朝的時辰提前了,沒如往日一般去早朝候著,而是徑直去上朝的路上迎秦鈺。
秦鈺見到英親王,有些意外,“大伯父,您有急事兒?”
英親王見了禮,將秦錚隨意折著的紙條遞給秦鈺,“錚兒交給皇上的,讓臣捎進宮來。”
秦鈺挑眉,伸手接過,看了一眼,微微蹙眉。
英親王沒看紙條,看向秦鈺。
秦鈺將紙條展開,遞迴給英親王看。
英親王接過後,看了一眼,愣住,“他說……要您封鄭孝揚做史官?”
“是他的字跡沒錯。”秦鈺道。
英親王咳嗽了一聲,“他沒寫錯吧?是鄭孝揚?不是鄭孝純?”
秦鈺笑了笑,“他是秦錚,怎麼會寫錯人名。”話落,抬步向前繼續走。
“這裡什麼原因也沒寫,就舉薦人。”英親王有些擔心,對秦錚說,“皇上,要不然,臣派人回府去問問,他是何意?”
“罷了。”秦鈺擺手,“必有他的道理,依他所諫就是。”
英親王住了口,暗暗想著,二人自小互相看不順眼,明裡暗裡做對,如今握手言和後,到是這麼多年彼此瞭解的好處顯現了出來,不猜不疑。
來到金鑾殿,秦鈺坐去上首,文武百官齊齊叩拜。
秦鈺擺擺手,說了句免禮,詢問哪位愛卿有本要奏。
右相看了眾人一眼,出列高聲道,“臣已經年老,近來因為家事,愈發覺得力不從心。請皇上恩准臣告老返鄉。”
右相此言一出,群臣譁然,都不敢置信地看著他。
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際,邊境暫且平靜,國內籌備糧草兵馬備戰,右相乃相爺百官之首。怎麼事前沒聽到半點兒風聲,竟然說告老就要告老。
尤其是左相、英親王、永康侯等於他來往甚密的幾人,都驚疑聽錯了。
秦鈺也怔了一下,溫和地說,“朕沒聽錯吧?右相怎麼突然要告老?”
右相叩首,“回皇上,您沒聽錯,臣確實被家事所累,力不從心了。”
英親王立即出列,對右相道,“右相要三思,你是百官之首,告老之事不可輕說,誰家都有家事,你右相府那點兒事兒也算不得什麼。”
右相搖搖頭,“不止家事,近日來,愈發覺得早朝中無用。不如告老。”
英親王看著他,“你若是無用,我們這一幫子老傢伙,豈不是都無用了?”
右相搖頭,“王爺不必多說了,本相主意已定。”
英親王一噎,看向秦鈺。
秦鈺看著右相,對他溫聲詢問,“朝中如今正是用人之際,不知右相可有在你退下之後能夠擔當的舉薦人選?”
右相想了想,搖搖頭,“雖然說,舉內不避親,犬子才華可擔當,但還需要磨練。暫時卻做不得擔當。”頓了頓,他道,“我朝雖設左右相,但實則一人足矣。即便臣退了,左相依然在。廢除此職位,也無不可。”
☆、第三十六章告老封官
右相話落,眾人又是一驚。
尤其是左相,這麼多年,他和右相時常有政見不合,為此明裡暗裡爭鬥。只是他沒想到,有朝一日,右相竟然突然告老,將丞相大權全權都推給他。
他立即出列上前道,“廢除右相職位可是大事兒,右相切不可因家事兒而厭朝,如今朝中正是用人之際。”
英親王立即道,“不錯,左相言之有理。”
群臣頓時嗡嗡議論起來。
右相卻不再言語,聽著眾人議論,卻不為所動。
秦鈺聽著眾人議論片刻,聲音漸漸小了下去之後,溫和詢問,“右相看來心意已定?”
“回皇上,臣確實心意已決,不能為我南秦江山出力之時,臣自當退下朝堂。”右相道。
秦鈺頷首,“也罷,朕準了右相所請。”
“多謝皇上!”右相跪地叩首。
英親王立即急道,“皇上,萬萬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