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7部分

迦葉搏命一戰。

在交手前兩回合梁左就能夠判斷出,自己與祝迦葉的硬效能力上存在明顯差距,她的速度與爆發力比起渡鴉還要更強一些。梁左甚至懷疑,如果不是熟識,可能見面時祝迦葉已經將梁左斬首。

正由於祝迦葉手下稍微留情,梁左得以嘗試自己之前在重開山門大典上被關二爺附體後的搗鼓的新玩意兒。

他給這招取名,借象·冷豔鋸。

最大程度模擬出當時關羽附體表現出的氣勢與戰鬥風格,不過最終還是功敗垂成。

梁左與關二爺之間的差距實在太大,以至於哪怕僅僅模擬出氣勢與力量威壓也讓他消耗一空,根本後力不濟。

開了個頭後直接暈了過去。

他遺憾之餘又覺得完全理所當然。

借象體系本質上就是模仿與自我暗示,可自我暗示再強烈也終究不可能變成真貨,唬人倒是不錯,用於實戰卻只能當做奇兵。

他搖搖頭,將注意力回到第一道。

回來之後梁左有一個明顯感覺,氣道里頭的“元氣”更加充足,能量密度更大了。對於元氣的使用他依舊不熟練,很多時候還是按照“氣”那一套在依樣畫葫蘆,就如同是一個將金屬作石頭一樣投擲和打擊原始人。

靜下心來,梁左琢磨起“元氣”這種特殊聚合體能量粒子的利用方式。

元,單位能量極高,空間內數量較少,不易於捕捉,不易被利用,破壞力強。

氣,溫和,空間內數量極多,易於利用,不過逸散也最快,這是由於氣比起元來說能量程度要低,而且容易被外力拉扯。

元氣,以元為核心,氣為附屬粒子壓縮而成的高能新型微粒,單位能量程度最高,是人為製造的聚合體,能量逸散程度很低,只是運用起來比起氣費勁得多。

打個比方,元就像是鐵元素,氣更像是石頭之中的矽元素。

元氣更像是處理之後的鋼,硬度強,然而加工比起前兩者更加困難。

即是說,如果梁左確定以後走“元氣”這種新概念的體系,他作戰時很有可能喪失掉及時補給能力。不過他短暫考慮之後覺得也沒問題,作為遊擊,如果加入戰團幾分鐘內還無法決出勝負,基本上游擊就只有逃命或者是被殺。續航能力對於射手和金剛更重要,遊擊需要更純粹爆炸的瞬間撕破敵方陣容的能力。

要麼贏,要麼死。

想通透之後他只覺得渾身舒暢,繼而開始嘗試更加細緻體會元氣與之前氣的不同。

對於“元”梁左也曾經嘗試研究過,按照公開的研究成果,自然界與崑崙之中,元與氣的數量比例為1:10,倆者之間的能量差更大,反覆試驗測試表明,單位元粒子爆發產生的能量相當於一百單位的氣粒子。這是理論上的極限值,與實戰不可同日而語。但也說明了,元在能量基礎上遠勝於氣,可為什麼修仙者數量總是很少,甚至不足崑崙煉氣士的百分之五?

理由很簡單,太難了。

首先要入門必須有過來人指引,如若自己胡亂琢磨嘗試,一個控制不住,元就能夠直接在體內爆炸開來,新人小命不保。死亡淘汰一部分人。

要入門,卻不能夠有崑崙意志的痕跡,也即是說不能將崑崙提供的能量貨幣直接作用於體內,至少數量要很少。又淘汰一批人。

“元”粒子其本身要固定在身體之中並不容易,不像“氣”具有那麼好的適應性,不少修仙者光是植入“元”粒子這一環節就頻繁產生排斥反應,要很久才能夠越過這關鍵入門一腳。再淘汰不少人。

接著修行,成為修仙者後需要走自己的路子,“隨心所欲”只是外界對於修仙者一個略帶貶義的形容,更準確一點說應該叫做“特立獨行”,修仙者都必須獨自去尋找自己的未來方向,導致他們很多人獨行苦修,少有在人面前露面。

眼下樑左可以說是幸運的。

心臟處吸納了鎮山寶具烽火樓的吸納路線附魔,導致能夠控制住“元氣”這種奇特粒子在體內的迴圈與利用,倆者缺一不可。

最讓梁左感興趣的是,“元氣”由於其外表附著了密集的氣粒子,根本無從判斷內部,哪怕梁左本人不知道的話也只會以為這是一種透過特殊手段加強互相聚合的氣粒子。

完美的偽裝。

梁左很滿意。

身體內能夠容納的元氣終於達到了一個臨界值,他停下腳步,等待著腳下的“壹”變成“貳”。

第570章 火中取栗

再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