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4部分

豐臣秀吉早早被織田信長派出征戰,這時又把明智光秀冊封為大將,讓他當援軍先鋒,一方面是顧及前線戰局生怕遲則生變,尤其是當聽到明廷戰神戚繼光要帶軍上場的訊息後,增派援軍已經是勢在必行。

另一方面,豐臣秀吉和明智光秀作為織田信長的左膀右臂,還是首次一齊出現在同一場戰鬥中,足以看出信長對這場戰鬥的勢在必行。

在他的打算中,明智光秀即刻成快船出發,趁著風勢定能趕在戚繼光北上前,協助豐臣秀吉打破防線,從而徹底撕開明朝這頭雄踞西方的猛龍的鱗甲。

他相信只要扶桑國軍隊取得了大勝,那麼北疆西疆韃靼女真等部族一定會趁此良機一擁而上,將明朝這條猛龍撕碎。

卻說織田信長治軍極為嚴厲,命令發出後不一會兒,細川忠興、池田恆興、中船清秀、高山重友等四位家臣已經披上了鎧甲,命各自的手下調集了軍隊,在本能寺外整裝待發。

只有明智光秀因為先前同織田信長一同狩獵的緣故,帶人去追那受傷的丈高黑熊仍沒有回來。

織田信長一個人坐在臨時搭建的中軍大帳中,一時想到中午本因坊算砂與鹿鹽利玄棋盤上出現的詭異和局,一時又浮現出方才狩獵時遇到的古怪黑熊,最後念頭又轉到明智光秀身上。

這明智光秀追隨自己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一向是最為得力的手下,往往織田信長心思稍微流露出一點來,明智光秀便會領悟其中的含義,替信長將一切雜事打理的妥妥當當,豐臣秀吉雖然同明智光秀一樣都是織田信長最倚重的手下。

但是信長卻一向把豐臣秀吉安排在外領軍,而是將明智光秀留在身邊指使,這個習慣信長不知不覺間已經養成了很多年,現在突然下發了指令卻不見明智光秀領命,心中便有些不甚安穩。

棋局、黑熊、光秀在織田信長腦海裡突然纏成了一團亂麻,那種煩躁的感覺又湧上心頭。

織田信長突然覺得說不出的憋悶,就連平日裡從不輕易摘下的面具也拿了下來,好在這時中軍大帳中除了信長自己外在沒有旁人,倒也沒有誰看到面具之下露出的面容。

織田信長喜帶面具這件事,如今早已經傳遍了整個扶桑國,甚至於流傳到了海外。

而信長帶面具的原因自然也隨著故事的流傳,讓人忍不住的去猜測,有的說織田信長早年征戰時臉上受過重傷,猙獰可怖這才不得已整日帶著面具遮掩。

有的說織田信長斯文秀氣,為了增加自己的威信這才帶上一張猙獰的面具,好讓別的人對他心存敬畏。

還有的說織田信長從小……

如此的傳言有很多很多,這些人自然不敢在織田信長面前提起,但是在與旁人述說時卻都好似親眼目睹過織田信長的面容似的。

其實連這些謠言的發起者恐怕都想象不到,整個扶桑國一國上下,甚至於整個天下也沒有誰見過織田信長面具下的這張臉,因為見到過這張臉的人都死了。

有的是老死的,有的是被海死的,但更多的卻是被織田信長親手殺死的。

這是一張十分蒼白冷峻的面容,粗豪中又帶有一種滄桑,雖說不上俊秀漂亮,眉宇間卻透露著一股威稜霸氣,要是有人看到了織田信長的真容一定會忍不住問,有著這樣一副好賣相的男子,為什麼要整日帶著一張面具。

這個原因恐怕只有織田信長一個人知道了。

倉啷一聲腰間的佩刃被信長自己拔出了半截,這是扶桑國最有名的造劍師火雲齋的大成之作,劍命‘霸國’是火雲齋親自許下的名字,‘霸國’自從被鑄造出的那一天起,便吸引了無數人的爭奪。

但是不知為何,每一個搶到了‘霸國’的人過不了多久便會慘死,等到被‘霸國’害死的人越來越多,這時人們才記起火雲齋臨死前說過的話“霸國是一把王道之劍,如果自身氣運不夠,強行佔據只能害人害己。”

果然‘霸國’的每一任主人,短則數日長則十數日,從未有誰能活過一個月去,直到織田信長的出現,終於似乎降服了‘霸國’的戾氣,如今織田信長執掌霸國已經有近十年的時光了。

但是‘霸國’出鞘時綻放出的光彩,仍如火雲齋將它剛打造出淬火的那一瞬。

扶桑國所用的劍與明國有極大的不同並不是兩面開刃,要是有漢人見到‘霸國’多半會認為這是一把長刀。

‘霸國’出鞘露出的那一抹雪亮的劍刃,便如這世間最光潔的明鏡般,透過劍刃的反光,織田信長也在看著自己那既陌生又熟悉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