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部分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臥槽!火力太強大了,裝備比我們的一個德械整理師還牛,其他的兩個師也比不上你們啊。不行,不能讓這小子跟陳誠走得太近,拉攏拉攏他。”

“呵呵,陣地交給你們我就放心了,打完這一仗,還請到我家來一趟,咱們好好聊聊。戰事緊急,你們趕緊去吧。”有人給自己分憂,送功勞何應欽心情很愉快。

。。。

馮全早已做好周密準備,陣地不用太多人防守,純粹防守也守不住。十一師團可是大日本帝國陸軍的一個甲種師團,是日軍在二戰爆發前17個常備師團之一,16000多人,裝備精良,戰鬥力很強。

“動作快點,小日本的第十一師團馬上就來了。”馮全正在指揮小夥伴以及原來在此防守的一個團製作大殺器,相信一定能給小日本一個難忘的回憶。

沒良心炮即飛雷炮,飛雷是一種解放軍創造的自制武器。他還有一個更加聞名遐邇的名字——沒良心炮。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的火炮很少,在武器裝備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官兵們創造了一種令人喪膽的武器——用汽油桶做炮管的炸藥包發射器。這種又稱炸藥拋射筒的武器的主體就是一個空汽油桶,在其內填充發射藥後,把捆紮成圓盤形的炸藥包放進去,然後點燃發射藥,就能把炸藥包拋射到200米左右的距離上。發射原理類似於迫擊炮,也是走曲線,不走直線。

“沒良心炮”射程短不再是問題,在馮全眼裡,只怕這種其貌不揚的傢伙比喀秋莎更令人滿意——喀秋莎bm…13火箭炮的口徑只有132毫米,而且根本拖不上山,“沒良心炮”呢?口徑300毫米,挖個坑就能打。。。製造“沒良心炮”,只要有汽油桶和黃色炸藥包就足夠了。

馮全從何應欽那裡要來200多個口徑50厘米、長90厘米的汽油桶,就做了200多300mm口徑的重炮,威力不亞於艦炮鳥。馮全裝的全是高爆黃色炸藥以及一些燃燒彈裡拆下來的一些燃燒劑,光聽響不起火不好玩耶。

可以想象,當中**隊突然打出一排“沒良心炮”這樣古怪的東西時,對面的日軍會是多麼的驚訝!肯定會懷疑受到了縱深幾十公里外打來的準確的大口徑炮彈的攻擊。看來,小日本也許是捱了打,還不知道是怎麼挨的。

“雷聲”最初是從東邊傳來的。很快,北邊和西邊也傳出了同樣的聲音,天空中隨即出現了許許多多的炸藥包,它們飛舞著、翻滾著、呼嘯著,在空中劃出一道道恐怖的軌跡,然後密密麻麻地墜落下來,劈頭蓋腦地砸向半渡的日軍。狡猾的日軍想偷襲**後路,以為沒人知道,隊伍很密集,密密麻麻的一大片。

沒良心炮橫空出世!半渡而擊!馮全和小夥伴們樂呵呵的舉著望遠鏡對著日軍指指點點,旁邊的**士兵用崇拜的眼神望著他們,眼睛裡充滿了小星星。。。

出於本能,小日本一個個的都趴倒在地上。與此同時,劇烈的爆炸伴隨著熊熊大火開始了。衝擊波肆虐著,彈坑在不斷的爆炸下彷彿成了賭桌上不停搖晃的小小骰盅,一切都被攪得天翻地覆。

渡口幾乎被炸成了平地,不知過了多久,震動的大地終於平靜了。爆炸中心的日軍屍骨無存,遠點的地上滿是屍體,多數外表沒有血跡,顯然是被衝擊波震死的。地面一片狼藉,積雪融化了,泥土被炸得蓬鬆,一個個睡覺的蛇老鼠什麼的居然也被震出了地面,怪異地躺在殘磚碎石之間。被犁翻的泥土中混雜著斷裂的木片和殘破的軍服,甚至還夾雜著未爆炸的炸藥包。

200門沒良心炮,每門連續發射三波,按照每門炮每次拋射30公斤高爆炸藥計算,馮全率這支“重炮師”在二十分鐘內向方圓一萬平方米的小日本第十一師團拋射了一萬八千公斤炸藥,平均每平方米攤上一公斤以上的炸藥,更何況還摻雜了一些燃燒劑,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日本第三艦隊也受到了波及,轉身就跑,呵呵,“敵人有重炮師團,幾百門300mmm大口徑重炮!”

“沒了艦炮保護,看老子怎麼收拾你們這些剩下的這些小鬼子!老子玩死你們。”

自該日起國民政府各院、部、會開始遷往洛陽(年底才遷回),但軍委會和外交部留駐南京,同時命令前方軍隊由軍政部長何應欽和參謀總長朱培德共同指揮。

'正文 第六十一章 日本求和'

馮全選擇的時機很合適,當日軍最後一個人坐上小船從巨大的驅逐艦上來到岸邊,所有的武器人員全部集中在一起時,馮全的沒良心炮發言了。16000多人,當場死亡大約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