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訓練場就在那邊圍牆附近,解散,咱們一起領教一下馮大當家的槍法。”一夥人興奮地的走向訓練場。
求收藏,票票,鮮花!!!!!
'正文 第十六章 驚喜連連'
來到訓練場,不出意外,馮全獲得完勝,無論靜止還是移動,馮全打靶成績深深地刺激了包括馬占山的神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警衛連士兵的眼球都快瞪了出來,大嘴張開幾乎可以塞下一個大蘋果,沒想到打槍還可以到達這個程度。
二十響精準射程一般50…150米,而馮全一分鐘之內連射水平跑步,連射20槍,槍槍正中靶心。馮全即興中來了個空中單手換彈匣,又是20槍,還是槍槍正中紅心。
而800米有限射程內,馮全又用毛瑟98k步槍全部命中人形靶,可怕的是五法子彈不是爆頭就是爆胸。
馮全也沒想打擊他們,要知道神槍手的信心很重要,沒了信心,就泯然眾人矣。連忙解釋,為了練習槍法,自己打了好幾萬發子彈,每天還把磚頭放在槍口,一動不動舉2個小時。
警衛連士兵恍然大悟,消失的信心逐漸回來,都暗下決心,心頭火熱,以後就按馮全的方法練習,媽的,都是人,我也可以做到。看到這些士兵的表情變化,馮全放心了。
每個人都想加入,馮全於心不忍,看了看馬占山臉都綠了,呵呵。馮全的眼睛很毒,挑選的都是老兵,雖然有的以前當過土匪。戰場上老兵和新兵的戰鬥力的差距,不是1比2;1比3的簡單對照關係。新兵和老兵的差距體現在攻擊力、技防和士氣上,但最明顯的,還是士氣。
老兵和新兵的差距還在於,一個已經習慣了,一個還沒習慣 新兵俺被老兵打還得微笑著說句老同志俺錯了,俺真的該打!第一次上戰場的新兵,第一次看見屍體,特別是身邊戰友的屍體,心裡很難接受。看到戰友**噴出,和鮮血摻和在一起,特別是看到肚子破開,很多新兵會很噁心,根本控制不住嘔吐,有的很長時間都拒絕再吃肉。超過一般的人會把屎尿拉在褲襠裡面,還有的精神崩潰,直接跑出去,後果當然是失去戰壕保護的他們很快死亡。
戰場上,新兵怕炮,老兵怕機槍!老兵憑藉炮彈的聲音,會躲避。
剛上戰場的新兵打死第一個敵人的時候精神壓力很大,但只要開了頭,以後打死多少都無所謂了!
實戰中,老兵們決不會多次連射、掃射和不加瞄準地盲目胡亂射擊,那是訓練水平差、心理素質差的新兵的做法。正確的做法是儘量採取單射和短點射,少打或不打長點射和連射,儘量仔細瞄準後才開槍。只有在遭遇大群敵人而且是聚集在一起時,才會敞開了連射,連射前一定要保證彈夾中有足夠的子彈,否則子彈打光你就沒的時間換彈夾了,由此被敵人乘機滅了實在挺冤!無論是連射、長短點射和單射,老兵們在射擊時都會默數著、估算著彈夾中還剩下多少發子彈,如果彈夾中的子彈少了,就儘量找掩蔽物並躲藏其後繼續射擊打完剩下的子彈,或拉大與敵人的距離以避開敵人火力,或暫時脫離交火找個能換彈夾的安全地方。更換彈夾時一定要快!不能慢!而且換彈夾時不脫離戰友們的掩護!能發揮團隊協作精神,互相支援,與戰友之間互相彌補手中武器的不足。並且注意節約子彈,除非戰鬥中能保證彈藥的後勤供應,或確認交火的時間不太長,才可以短時間連射和長點射,儘量短點射或單射。
交火結束後,老兵能及時想到彈藥補給,並且把敵我雙方屍體上的武器帶拿走,就算是敵人屍體上的武器不能用在自己的槍上,也要拿走!敵人的槍也拿!不讓敵人來收回。這樣做還可以加大敵人的戰爭損耗士兵,上了戰場新兵因為不知道怎麼保護自己導致接受的訓練技能無法正常發揮死掉的比例可以超過70%(雖然歷史上蘇連新兵連訓練都沒怎麼訓練過),而老兵知道怎麼生存,知道怎麼應對突發狀況,知道怎麼讓自己掌握的技能變成實實在在的戰鬥力。
所以在部隊裡,地位高的有時不一定是最高軍官,而是老兵油子。基層軍官,一樣的,知道怎麼指揮,怎麼應對戰場形勢,知道怎麼讓自己的指揮能力變成實實在在的戰術應用。一般情況下也會降低對老兵的要求,對新兵就沒這麼客氣了。
抗戰中,中國部隊面對日軍,死亡率遠遠超過日軍,原因多方面。
首先就在於武器落後,而日軍重火力充足。戰術雖然很落後。炮兵轟,步兵衝,靠近時白刃戰,還來側翼迂迴包抄什麼的,不行就叫飛機支援,再不行就再重複剛才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