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痺的,你想死啊,沒看到兩個孩子在嗎?看我以後腫麼收拾你個逼養的!”
'正文 第一百七十二章 溫柔的陷阱'
收下一頭小牛,馮全心裡很愉快,系統說不定什麼時候給一艘軍艦呢,嗯,提前儲備人才,省的到時候抓瞎,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聽起來不錯,效果肯定差強人意,現在有了專業人才,老子就不怕咧。
一人一騎,風馳電掣的駛向北平,一路之上除了成群結隊,扶老攜幼的逃難人群之外,還有很多規模大小不一的潰退的東北軍以及被打散的義勇軍士兵。還有些歪戴帽子,在地上拖著步槍往前走的,估計是他們找不到組織,只好隨遇而安罷了。
臥槽!老子辛辛苦苦幫你們打退小日本關東軍的三路大軍,又在錦州關東軍司令部大鬧了一場,已經給你們留下足夠了撤退時間了,腫麼還醬紫捏?
其實東北軍原來在張作霖的領導下,能征善戰的大將也頗多,還是挺能打的,無論小日本還是蘇俄都不敢貿然來犯。只可惜張作霖被小日本炸死以後,換上了一個五毒俱全的張學良上來。沒想到從此以後,東三省的天空將星暗淡,郭松齡反了,楊宇霆被小六子殺死,最善統兵的大將一個不剩,換上的都是些沒什麼經驗的小青年。
張學良沒有把目光投向小日本,反而打起了老毛子的主意,自不量力的張學良如果有一個好的帶兵之將的話,說不定還能和老毛子周旋一番,然而沒有。東北軍副司令張作相確實是個無可挑剔的好人,但他絕不是一個所謂的能人,更不是一個在危難局面下能獨撐大局的將帥之才。
三國名將陸遜面對蜀軍的謾罵,尚能堅忍數月拒不出戰,結果以逸待勞,一出手就火燒蜀國八百里連營。高手與菜鳥的唯一區別,就是高手往往只需要一招,就能完成菜鳥無數招都無法完成的任務。
東北軍的對手加倫號稱“遠東軍魂”,這傢伙與中國曾經頗有淵源,北伐時蔣介石的俄**事顧問就是他。何況加侖手下還有個很能打的崔可夫呢。
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會戰,就是崔可夫領著打的,他指揮的第62集團軍在市區防禦作戰中,一次次地擊退了數倍於己的德軍部隊,完成了蘇聯最高統帥部“不許後退一步”的任務。為了表彰第62集團軍的戰功,戰後蘇聯最高統帥部向第62集團軍授予“列寧勳章”,並命名為“近衛軍”。而崔可夫本人則獲得了蘇聯最高榮譽稱號“蘇聯英雄”。
這位畢業於著名的伏龍芝軍事學院東方系的蘇聯紅軍元帥,作為少數幾個沒遭到斯大林清洗的高階將領,1982年3月18日才死,竟然活了82歲。
東北軍和老毛子冷靜對峙了兩個多月,終於使原來還緊張萬分、嚴陣以待的東北軍江防艦隊開始出現了一絲鬆動。其實,東北海軍代總司令沈鴻烈本來也算是個精明人,也素有“能將”之稱。但在加倫有意無意佈置的**陣面前,出現了錯誤判斷。
在蘇聯黑龍江艦隊仍然環伺三江口的情況下,他竟然帶著艦隊長臨時離開同江前線到哈爾濱開會去了。領導不但走了,還留下昏招,把東北軍海軍陸戰隊削減為一個大隊,那個最能打的“江亨”號離隊休整,德國造的破艦“利捷”號當了旗艦。佈防全亂了,而這就是加倫需要的那個時機,東北軍也重蹈甲午海戰覆轍。
1929年10月12日,作為中蘇之戰關鍵戰役的三江口海戰揭幕,甲午海戰後中外首次水上大型作戰開始了。蘇聯黑龍江艦隊只投入了三艘淺水重炮艦參戰,儘管東北軍的軍備在華夏數一數二,但怎能與蘇軍裝備相比,蘇聯軍艦發射了40發炮彈,而由商船改裝而來的東北海軍才發射一枚炮彈,在老毛子損失不大的前提下,僅僅一個多小時就宣佈game over了。
結果6萬多東北軍被上岸的老毛子摁在地上痛打,第17旅全軍覆沒,15旅在滿洲里全部被俘,海拉爾失陷後,哈爾濱、黑瞎子島也隨之被俄國人佔領。。。
從此以後,被老毛子打的嚇破了膽子的東北軍一蹶不振,九一八事變一槍不放,把東三省拱手讓給小日本,絕大部分東北軍逃向關內。
反倒是有黃顯聲領導的警察隊伍,馮佔海還有馬占山領導的部分東北軍組建了東北抗日義勇軍,整的有聲有勢。他們奮勇抗擊日寇精銳關東軍,攻城奪鎮,四處襲擊,大量的殲滅了日軍的有生力量,打得日寇驚恐不安,極大地振奮了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
當時流傳的“馬占山,馮佔海,一馬占山,二馮佔海,山海關外,排山倒海” 就是東北義勇軍抗日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