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6部分

但皇上這次並沒有首級送來,是否慌報,大家也是爭論不休,

這個說了:什麼?皇上需要拿什麼首級說事,那是他用來檢驗下邊文武百官的。

那個就說了:怎麼就不需要首級,沒有標準豈不是想說多少是多少。

另外一個接著說了:皇上戰績彪炳,本身又不需要誰的認可,根本不會慌報

再一個又說了:皇上英勇神武也要有個度啊,前一段時間的袁督師在遼東的大捷也就是殺了二百多建奴,那可是率領的關寧鐵騎,是俺們大明朝jīng銳之師,十萬之眾,打了這麼長時間才殺了二百多人,皇上出去就十天,帶著八千淨軍,就能殺退十萬蒙古軍,消滅三十萬人?怎麼殺的?在知道三萬人能繞著四九城好幾圈呢,這事,我看懸、、、、、、

總之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爭不過誰,搞的一個好好的大捷,因為戰績太過誇大,慶祝的氣氛也就有所欠缺了。

正所謂耳聞為虛眼見為實,今天所有的爭論都停止了,因為事實擺在了眼前,蒙古戰俘進京了,排著長長的隊伍,一個個用繩子捆著連在了一起,幾千人的遊行隊伍還是相當壯觀的。北京的四九城,當然的就被轟動了起來。

我的個媽啊,光俘虜就是幾千人,難怪說對付十萬人,消滅了三萬多,這下,所有否定的聲音都沒了。相反戰俘遊行時的公告上說,七天之後,等這些俘虜宮刑養好了之後,還要拍賣的訊息,底價十兩銀子起,而且還有大批的戰馬出售,這樣的訊息以風的速度傳遍了四九城。

宮刑之後不就是宦官了嗎?宦官能夠給別人為奴?這是不是逾制、、、、、、

這樣的問題立刻成了無論是官員還是販夫走卒等的談論焦點。事實勝於雄辯,再也無人對皇上親征的大捷有任何的怨言了。百姓們更為有如此文治武功的皇帝而感到慶幸,京城的人,對這樣的國家大事相對比地方上的百姓更能關心一些,畢竟是天子腳下,所以對一個強勢的皇上能給國民帶來的安寧也是知之甚詳的。

而盧象升就是在這樣的情景之下進的京,這一個月以來,在大名府,盧象升也是乾的生龍活虎,交通、商業、農業、吏治也都有所涉獵,大名的水太深了,但以盧象升的武力,的確把一些人給震的不輕,而官員、大佬、勳貴們有產業在大名的,也都是在知府衙門有狗腿子的,別人可以把本來不用交稅,盧象升來搞免稅,當成一個笑話看,但那些有背景的人卻不會如此,他們已經看出了盧象升是貼著帝黨的標籤進的大名。隨著皇上的一步一步的走向強勢強勢再強勢,盧的身份當然也是水長船高。既然不可為敵,那就大力交往吧。

對於來的,無論是折節下交的,還是巴結奉迎的,盧象升一蓋是來者不拒,只要你拿出誠意來,在大名開個作坊、礦場之類的場所,那就是他盧象升的朋友。朱由校教給他的,要想讓地方上富起來,那就得要有作坊、商業,哪怕是青樓搞出彩了,都能有利於地方經濟的發展,有利於老百姓富起來。而搞這些產業,衙門能提供的就是投資環境,什麼是環境,治安、稅收、衛生、交通、當地的購買消費量等等。所以盧象升就從這方面入手,拉了一部分官員來在大名搞產業,還別說,這大明第一個開始招商引資的城市,就在他的手裡慢慢的繁榮起來了,聞風趕來的人漸漸的也多了起來。這下百姓們的也就有了工作的機會或者幹個小買賣之類的機會。

突然接到了朝廷的調令,就地招募天雄軍,糧餉由皇宮支付。後去兵部報到,這下可把盧象升高興壞了,學會文武藝,貨賣帝王家,如今是亂世,正是要靠武功治天下的時候,而此時的皇上已經親征了,自己空有一身的武功、滿腹的韜略,卻苦無施展才能的機會,整天在這裡持籌握算,這算那門子的治世能臣。還是征戰沙場保家衛國,才是自己畢生所願。

這不帶著自己整天訓練的二百名親族家丁,又把上次打成思傑時抓的那些個武生、鏢師,而那些江洋大盜、土匪都是不可救藥的,功夫再好,也不足為用,叫了過來,許諾若願為國效力,可以免刑,立了戰功的還有可能建功立業。從犯人跟著那成恩傑學武,本就是崇拜強者,而盧象升比成恩傑可強得太多了,都表示願意。

就這樣盧象升收了他們,然後盧象升又在大名當地招了五百名會騎馬的當地習武之人充任親兵。三千普通兵士。要知道這邊的人習武成性,敢於好勇鬥狠。而自己又不缺銀子,皇上給的五十萬兩才用了不足五萬兩修路之類,至於皇上設的作坊等也用不著自己掏錢。

第272章 盧公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