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這個時候不象剛剛來大明之時,為了活命,把名聲看的比山還重,虛偽的活著,這個時候,他已經從死亡的陰影裡走了出來。只要不間斷的為老百姓辦些實事,這名聲什麼的自然萬古長存。即使是此時他捨棄了這十萬傷殘人士,也是一樣可以瑕不掩瑜。
但那是十萬漢人,再看慣了生死,朱由校也無法不動於衷,聽之任之。
就在朱由校默默的發愁,幾乎都快早生華髮的時候,忽然有人來報:
“報,有人自稱罪民範永鬥營外求見。”
一聽這個人,朱由校立刻來了一個機靈,來的好。
“孫老師,範永鬥那方由你去見,著重要求他發動所有的人力物力,將這十萬漢民,送至蓋州,朕算其功德一件。”朱由校一聽,一陣心喜。八大家晉商,本身就有著萬餘人馬,戰鬥力不說,但這一萬人手照顧十萬無手的傷殘人士當然也就夠了。而且,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商人的本性不會不屯點糧食以備後用的。所以這個時候,要人有人、要糧有糧的大漢奸,在朱由校的眼裡特別的可愛。
“是,皇上,老臣明白了。”孫承宗一聽就明白了皇上的意思。匆忙而去。
“傳旨,著隨軍醫生,火速進城救治,”
“傳旨,詔告天下,十萬漢民被建奴全部斷手,建奴之殘忍自古罕見,斬我漢人之手,其意在累我明軍之行,朕閔其身殘,欲將其從瀋陽轉往京城安置,著大明慈善總會以最快的速度籌集糧食,送至蓋州。”
“傳旨太醫院,及向天下求醫,凡能研究出給斷手者安裝假手者,賞銀千兩至萬兩。”
朱由校緊接著傳了三道旨意,目的就是:一是救人,二是宣傳,三是要糧食,四是高額懸賞,安裝假手。
十萬人失去雙手,這是相當恐怖的事情,送到京城,也讓大明的百姓,或者那些閒的沒事的言官以及整天操著仁義之類的人看看,建奴兇殘到了何等的地步,手段卑鄙無恥如此兇殘,他們還配不配仁義仁慈這種字眼相對,他們有沒有存活與世的必要。對其滅族處理,那是對大明漢人最大的尊重。
依著朱由校現在的財力,養起他們來當然的不成什麼問題,但一輩子就這樣養著,他們也就變成了廢物,活著就是一種負累,這顯然不是一個好辦法。身殘志堅是一種方案,指望著他們全部學習那些用腳吃飯寫字之類的牛人也不是不可以。但他們只是斷了手,胳膊還存在著,如果能把假手研究出來,那對他們今後的生活,將有著相當大的幫助。最起碼讓他們活的有些尊嚴。
孫承宗很快就回轉了,先是彙報了一下,範永鬥八家戰鬥的經過,三天的時間,八家漢奸在渾河北岸,反覆的穿插,沒有與建奴主力交手,但針對著建奴的貴族、平民等實施了滅頂的打擊。建奴軍來了他們就跑,就專門在北邊設了一定的埋伏,如此收穫極大。他們並不知道明皇這邊已經不按照首級計算戰功了,還是收穫了萬餘建奴首級,當然這裡面老人、婦女還有孩子的佔了絕大多數。這點範永鬥說的實事求是,他知道大明檢驗建奴首級的事實辦的相當的紮實,而建奴的首級又與漢人、蒙古人的有著相當大的差別,老人、婦女孩子的首級更是一般的仵作都能驗出來。這個時候可不能幹那畫蛇添足之事了。
而孫承宗著重給他講了一下建奴致殘十萬餘漢民之事,提及皇上希望八家晉商提供人力物力,將這些人妥善安置到蓋州之事。這是個大題目,從瀋陽到蓋州,走的是官道,路倒是順利,但走過去,得十日的路程,十萬人這十天,需要的糧食當然是個大數目,一天就是十萬斤,十天就是百萬斤,八家平均分派,一家也得十二萬五千斤。(未完待續。。)
第706章北逃鐵嶺
孫承宗在範永鬥計算之時又想到一個問題,雖然皇上想到了有萬人照顧著,但他沒有想到這些漢民的身體是否適合行色匆匆的趕路,要知道這些人是被人砍掉了雙手,這個時候動一動,就是無限的痛感,那樣只會讓傷口痊癒的更慢。
如果這個時候能就在瀋陽住下靜養一下,待傷口痊癒之時,或者是有船過來之時,正好運走。
範永鬥一聽,不要來回的奔波,就在瀋陽靜養,當然更好,這期間需要要等著冰河融化,然後才能上船,需要的糧食會更多一些,但八家湊湊,一百萬斤糧食,還是能湊出來的。
如此孫承宗一來報,雖然時間長了,這糧食不足,但想想,有八個漢奸十天時候的打底。這個時候何可綱已經切實的控制住了海州以南,十天之後,控制住從瀋陽到蓋州,還是完全勝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