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沒一會兒,有太監過來傳話:“皇上已經駕臨涼州州府,各位夫人請準備按制覲見。”
此時的廂房之中鴉雀無聲,連針掉到地上都能聽見。
皇帝今天在都督府大堂接受涼州軍政各級官員的參拜,之後便是外命婦覲見。終於太監過來通傳:“宣各外命婦覲見!”
涵因站起身來,在太監的引導下,帶著眾位夫人去參見皇帝。之前,她擔心的是與皇帝的種種糾葛,見面之後的尷尬,但自從聽說孩子們真的要跟著過來的時候她便再不把皇帝當回事了反正皇帝再荒唐,也不可能在李湛的地盤上打自己的主意,這個地方,若是真刺激李湛,把他切了,都沒有人能救他。她這個弟弟就是那種有賊心沒賊膽的人,看透這一點,她就絲毫不在意皇帝來涼州的目的。
皇帝坐在都督府大堂之上,看著在下面給三跪九叩的女人,他的目光也只集中在她的身上。她依然是如此驕傲即便行大禮,都比其他命婦多了一種高高在上的貴氣。
皇帝的心裡像打翻了調味瓶,之前的種種糾葛讓他對這個女人又愛又恨,上一次在緝事府,她居然想要殺了自己,即便這樣,他也沒有怪罪她。
之後因為貪戀肉&欲,納了李湛的庶女,他以為自己對這個女人死心了,聽說吐蕃圍城他恨不能吐蕃人把城破了把她抓走,好好的羞辱她但隨即就覺得捨不得,連發了兩道聖旨催促天武軍急速感到涼州解圍,雖然那聖旨到了天武軍手裡的時候最後的戰鬥都結束了,但到底也是自己對她的一片心意。
現在見到真實的她,皇帝的心裡又掀起了波瀾,看著涵因的目光越來越灼熱,恨不能立時走下去拉住她,向她訴說自己對她的種種思念。
這時,身邊的劉公公一聲清咳,皇帝緩過神來,正色對下面的命婦們說道:“平身。”
因李令綺只是正二品昭容,沒有資格接受外命婦朝見,因此,覲見皇帝之後,李湛帶著涵因和幾個兒女去府邸見她。
李令嫻在今天也被放了出來,她卻對見李令綺很是抗拒,但她被關進玉關樓這麼長時間,很想出來透口氣,所以答應了涵因絕不搗亂,跟著媽媽們學規矩。
李湛見到女兒,百感交集,但當著宮女、太監也只能隔著珠簾說了些場面話:“李氏一門雙妃,德芬彤管,美映椒闈,貴人上錫天恩,下紹祖德,得蒙聖寵,此乃家門之榮,祖上之德,湛夫婦之幸。今上啟天地之大德,垂古今之曠恩,臣肝腦塗地,不能報於萬一,惟朝乾夕惕,盡忠職守,願君上萬壽無疆,則天下之共福,蒼生之同幸也。望妃勿以湛夫婦為念,彌加珍重貴體,恭謹侍上,處貴逾謙居尊彌懋,以報聖上之隆恩。”
李令綺點頭答應,囑咐李湛:“國事繁重,宜保重身體,勿以兒女為念。”
涵因沒有那麼多的感慨,也只是跟著說了說場面話。
李令綺見到李令嫻,卻把一隻玉簪從頭上拿下來交給她:“上次去醴泉山莊,我曾經摔斷你一根玉簪,那時我雖惱恨你欺我,但也知道那玉簪是你心愛之物,之後一直嘴硬,不肯跟你道歉,其實我心裡是有愧的。之前我一直覺得搶走你的東西最痛快,現在才知道自己幼稚,這簪子送你,我們姐妹不知道什麼時候還能再見,就當留個念想吧。”說著掉下淚來。這一年雖然在宮中被受榮寵,但是也被人嫉恨,宮中的女人可比李令嫻厲害多了,不知道多少次,她都差點上套,好在李德妃給她解圍,她才念起李令嫻這個只會動嘴皮子發發牢騷的姐姐來。
李令嫻這一年來後悔不迭,她之前總以為繼母要害她,後來仔細打聽才知道被五姑娘接手的婚事真的很不錯。往後,隨著年齡越來越大,她的名聲又毀了,能挑選的餘地也越來越少。她接過那根簪子,眼淚在眼眶裡轉了轉,嘴唇抖了抖,終是忍住了嗚咽。
李令綺笑道:“我在宮中,家中姐妹你年紀最長,現在就靠你給父母盡孝了。”之後,她又看到李令紋,拉著她的手,說道:“好妹妹,原先在家的時候,就知道你最是懂事的,後來他們跟我說你來了涼州,我就想著在你出嫁前見你一面,如今看見你,果然是個好的,往後兄弟姐妹們相互扶持,莫要見外。”
李令紋忙連聲答應著,心裡也覺得這位三姐姐跟印象中比起來變了不少。
禮節行完,涵因讓各處管事跟宮中負責皇帝嬪妃起居、飲食之人進行交接,這些東西都必須由宮中之人負責。滿朋樓的廚子也已經待命,準備給皇帝奉上地方特色美食,他們的祖宗十八輩都被查了個遍,確定他們不會謀害皇帝。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