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把那丫頭帶出去之後就沒帶回來,一問才知道,原來有人看中了那丫頭,拿一個古籍善本跟他交換,他竟然同意了之後還小心翼翼的跟皓華賠罪:“夫人,我知道如俏是你的丫頭,不過這個孤本我找了好久,實在動心,所以就換了,夫人勿怪罪,下次遇上好丫頭,我再賠你兩個便是”弄得皓華哭笑不得。
現在皓華懷孕了,涵因也放下心來提起筆寫了一封長信,把自己知道的孕期保養常識絮絮叨叨寫了個遍,重新看一遍自己都覺得嗦。
抓周宴上,李湛和涵因分別跟賓客們宣佈了皇上即將駕臨涼州勞軍的訊息,眾人聽了都雙眼放光,畢竟是皇帝,大部分人甚至一些官員一輩子都見不到皇帝,於是氣氛愈發熱絡,每個人都想趁著這次機會在皇帝面前亮亮相。
甚至有人按捺不住已經開始向涵因打聽了。
崔如君說道:“我們這種無誥命在身的,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見到皇上。”
涵因笑道:“看機緣吧皇上也許會接見地方民吏。”
趙夫人薛氏也湊過來:“皇上會不會去天雲馬場?”
涵因經她這一提醒,才想起來天雲馬場的事情,笑道:“哎,誰知道呢。也許吧。”深深看了趙夫人一眼。
眾人又七嘴八舌的議論了半天,過了好一會兒,婆子過來說吉時到了,請各位賓客去看小公子抓周,大家這才紛紛收了話頭,跟著婆子來到院子裡。
院中長案上已經滿滿的擺了一桌子東西,李令辰被奶孃抱過來放在上面,他一雙烏溜溜的眼睛四處打量著,看看這個摸摸那個最後拿起一根玉簫抓在手裡不放。
大家都誇,往後辰哥兒一定是一個風雅之人。
夫人們跟平時的宴席一般說說笑笑的,心裡頭都各有盤算,能有見皇帝的資格,那立時身價就不同了,但到底誰有資格見駕,還得由李湛、涵因來定。
涵因笑眯眯的享受著這些夫人們熱忱的奉承,一邊心裡也在盤算什麼人有資格面聖什麼人不行皇帝接見地方民吏沒有定製,但也差不多就那個數比如文宗撫邊,一次接見地方民吏13人再比如敬宗巡江南,於江寧府接見地方民吏18人,並且特地設宴款待當地八十歲以上的老年人,以彰顯孝治天下的美德。
至於誥命夫人,目前中宮缺位,也不知道皇帝會不會帶嬪妃出來,更不知道帶誰來,會不會把李令綺帶來呢······
宴席散了,眾婦人紛紛告辭,涵因派丫鬟把趙夫人薛氏叫到偏廳,薛氏也乖覺,一直拖著沒有走,見果然有婆子來請她過去跟涵因說話,站起身理了理衣服跟著走了過去。
涵因見她來了,笑道:“夫人快坐,剛巧有事想跟夫人說,本來打算明天再請夫人過府敘話,看夫人還未離去,便冒昧耽擱夫人一會兒時日。”
趙夫人早有準備,笑道:“夫人客氣,若有事讓妾身辦,派人吩咐即可。”
涵因對趙家還是很滿意,雖然自己吞掉他家的馬場,他們也沒敢搗亂,尤其是在吐蕃人打來的時候,他家也沒有離開涼州,還捐了不少米糧,因此涵因也願意抬舉他家,抗擊吐蕃之後向朝廷請功就他家一份,還特地往前排了排。
李湛是大都督,已經開府,徵召了他家的一個庶子入職授官,還給薛氏的長子寫了一封薦書到崔澄那裡。雖然崔澄跟他並不是同一派,但這個面子還是要給,很快就給他安排了一個官。
總之,涵因雖然佔了五房的便宜,但同時也給了他家補償。他們目前還是很願意跟著李湛後面的。
涵因看著薛氏,笑道:“今天多謝你提醒,天雲馬場畢竟是私屬,皇上要參觀軍馬場,少不得一番折騰。”涵因雖然藉著李湛的勢,把國家的馬場吞掉了,但是在名義上,涼州還是有一個國家馬場的,如果皇帝心血來潮想要參觀,就必須有管馬場的官員陪同,如果皇帝問問題,他們還必須對答如流,那些馴馬師、僕役都必須口徑一致,至少得把面子上糊弄過去,這可不是現準備能準備好的。
薛氏笑道:“我家的管事之前雖然沒有接過駕,不過卻接待過太僕寺下來檢查的官員,這些流程還是比較清楚地。”意思是,他從前就幫涼州的國家馬場造假,這些事情很熟悉,涵因可以呼叫這些人來應付皇帝。
涵因一笑:“看來這次也要他們辛苦了。”
“義不容辭。”薛氏的態度很是恭謹。
涵因滿意的點點頭,忽的想起來似的:“對了,皇上來涼州,必然是要常常咱們地方上的美食,我記得滿朋樓就是你們趙家的產業,我想向你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