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筆錢。
在新令剛出來的頭幾天,自然是查得最嚴的時候,這些胥吏也知道,只有先狠狠的切上那些商賈一刀,他們才肯吐出血來,自然辦事特別用心,不少家的走私貨都被查了出來,州府的倉庫裡頭堆滿了沒收的西域奇珍。
那些商人們自然是叫苦不迭。從西域諸國運到陽關、玉門關外,因為路途遙遠。貨品大多被跑這條線路的幾家商隊壟斷,因此售價已經抬到成本的數倍,如果有人從這裡進貨,本身成本已經非常高昂了。從西域運貨進大隋,玉門關、陽關的關稅高達貨品總價值的一半,這還僅僅是最外面的一道關卡,從西北到長安中間還有兩道關卡,每過一道,就要收這麼多的錢,之後運到各地市集。還要再交商業稅。七七八八算下來,中間的利潤要上交八成,當然即便是兩成的利潤也是很可觀的。
那些世家跟西域往來數百年,早就打通了沿途各地方小國的關卡,再逃掉大隋的關稅,從產地一路運到長安,成本減到最低,加上出關所帶的茶葉、瓷器、綢緞獲利。跑這一趟,可以獲得十幾倍,甚至數十倍的利潤。與這種巨大的利潤比起來。不過各地的官員們也不是好打發的,這些人起碼要吞掉其中六成的利潤,不過各家由此多獲得兩成利潤,已經足夠讓這些世家費盡心機打通關節了。長公主曾經派人調查過,各大世家走私的總額最高時達到五千萬兩,平時也有兩、三千萬兩,而大隋在國朝初年一年的財政收入也不過三千多萬兩,後來國力漸漸強盛,最多也不過達到五六千萬兩。走私涉及的金額甚至與國家收入相當,由此可見其中的利潤。因此。這些貨一旦沒收,他們的損失就是巨大的。
各個商隊的背後都是各大世家,他們自然是坐不住的。貨品被扣的第一天,商隊的大管事就帶著重禮來求見李湛。李湛根本見都不見就把人打發走了。這些管事雖然被主家重視,也跟很多官員結交,但身份多是家僕。最好也不過是商籍,李湛根本就不會理會他們。
這些日子,都督府的門口排著一串長隊,都是來向李湛送禮求情的,來求見李湛的人,身份也都漸漸高了起來,開始變為各家族主管這一塊的族人,甚至還有族長。
這些人見不到李湛,主意便打到了涵因這裡。
這些夫人們,以看望涵因和小公子為由,前來拜訪,也有邀請涵因去花宴、遊園的,但涵因卻以身體不適,把這些訪客和邀請都拒之門外。最終,她還是見了和她關係最好的崔如君。但崔如君一開口有想把話題往這上邊引的意思,涵因便顧左右言他,崔如君幾次被她岔過去,還是不死心,最後咬咬牙還是開口說了:“姐姐,現在族中都在指望老爺能跟都督說上話,這貨的事”
涵因卻笑道:“這是他們男人外頭的事,不是咱們婦道人家該插嘴的。”這一句話,就把崔如君準備的滿肚子的求情都噎了回去。
崔如君見涵因這樣的態度,也不好多說什麼,只好打道回府了。
李諾還是不死心,便秘密來找李湛求情:“都督,你看全族上下這麼多雙眼睛盯著我,我也很為難啊。”
李湛一聽他這麼說,大為火光:“你安生些吧,我現在正在嚴查走私,給你徇私,別人怎麼辦。為了讓你當族長,我可是給足了你面子,我能讓你吃虧麼。你是族長,還是他們是族長,李詢就藉著這件事給你出難題,你倒好,他說什麼,你就做什麼,被人牽著鼻子走。這樣下去,你自己就算坐在這個位置上,又如何做得了主?回去老老實實待著,把本家裡頭那些人窮嚷嚷的人都給我壓下去。”
李諾自己一琢磨,也覺得李湛說的很有道理,再不敢言語,又匆匆跑了回去。再有族人攛掇,他也一概呵斥回去:“現在正是風口浪尖,就算你不會看眼色,也該懂些人情世故吧,這時候去求不被打回來才怪,你們都安生些,現在涼州李都督最大,他畢竟是咱們的族人,之前沒有虧待咱們家,之後也不會,回去吧,回去吧。時機合適的時候,我會去求情的什麼?有人說我無能那你們看誰有能耐就找誰去辦”便把這些人打發走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正文 第四百三十四章 入門
當被沒收了貨品的各家都躁動不安的時候,賈家卻不是一般的安靜。賈家自然也是有貨品被沒收了的,但賈敞立時就回了家裡,告訴家裡人不要在這個時候去找李湛,李湛叫幹什麼,就幹什麼。這個時候,李湛是要借這個事情告訴大家,自己才是涼州的主人,現在去跟他鬧騰,就是拆他的臺,他自然也不會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