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華、周文光等人調查一番,又放了出來。
劉公公看著皇帝越來越沉的臉色,心裡越來越犯愁,想著茶是現在端上去,還是待會端上去,一個宮女從他手中接過茶盤,笑道:“劉公公,讓奴家來吧。”
劉公公一皺眉,剛想訓斥這個宮女沒眼色,抬頭一看,又笑了:“姑娘來了就好,皇上心情正差呢。”說著把茶盤遞給她。
宮女接過茶盤,走到皇帝桌前,給皇帝端過去,用嬌柔而富有磁性的聲音說道:“皇上,請用茶。”
皇帝皺皺眉,剛想發作,忽的認出這聲音,驚喜的抬起頭:“歆兒,你來了。”
歆兒嘴裡噙著笑:“是,皇上。”
皇帝忙握住她的柔荑:“只讓你做個奴婢,委屈你了。朕早晚會給你名分的,只是現在後宮人人都盯著,不好辦。”
“能在皇上身邊伺候,奴婢就心滿意足了。有什麼委屈不委屈的。”歆兒笑道。
皇帝嘆了口氣:“前朝和後宮都不讓朕省心。”
歆兒瞥了一眼奏摺,柔聲勸道:“皇上何必和臣工較勁呢,他們畢竟也是陛下的臣子。這次這麼快把江南的事情查清了,想必也是不想和陛下對抗。”
“哼,三百萬兩就想把朕打發了。要知道那是足足兩千萬兩的白銀,都是下發給各地修築水利、賑濟災荒的錢。”皇帝面沉如水。
“這麼多錢,涉及的人肯定很多,說不定連朝中的幾位宰相都難脫干係。”歆兒笑道:“讓他們吐出來自然很難。”
“這也罷了,這些人就會弄這個鬼,想盡辦法排擠竇溫、高建,還弄了一堆難題給朕。”皇帝頗為怨念的看著那堆待處理的奏摺。現在三省辦事效率大大下降,一件事就來回來去扯皮,皇帝明知道這是有些人看不慣他提拔的人,故意為難,而三省六部的首腦故意默許這件事,他卻毫無辦法。
歆兒笑道:“皇上越級提拔那幾個人,自然會引起大家不滿,若是皇上也提拔幾個他們的人,也就好堵住這些人的嘴了吧。”
“朕看他們的臉色還沒看夠麼。”皇帝的語氣滿是焦躁。
“皇上何必著急,您是九五之尊,天下都是您的。只是飯要一口一口的吃。”歆兒的聲音,讓皇帝漸漸平靜下來。終於不甘的哼了一聲:“好,朕就妥協這一次。”
正值這一輪官員人滿,皇帝讓吏部根據考評調動官員。大臣們商議之後,擬了幾個人呈報上去,皇帝很痛快的答應了。
李湛因安置流民有功,被皇帝提拔為京兆尹。這並不是一個好乾的活,長安世家權貴雲集,關係複雜,水很深,須得上能協調世家的關係,下能彈壓的住黑道。以往都是長安本地世族韋杜兩家或者依附這兩家的官員才能坐得穩,是個費神而不易討好的位置。
不過好處也很明顯,只要在任上不出什麼大錯,很容易便升遷上去了。如今杜韋兩族被幾次朝中政局變亂整的不敢出頭。但考慮到兩家勢力猶在,皇帝也要加以安撫,因此這次的人選特別慎重,既不是杜韋兩族的族人,又要有些關係。
於是母族是京兆韋氏的李湛便被挑了出來。
皇帝和群臣關係緩和,朝堂局勢穩定了下來,多日陰雲密佈的長安城終於擺脫了陰霾,人們走出門去,盡情享受明媚的春光。
鄭鈞官職地位,朝廷上層的爭鬥雖然會影響他,但是終究關係不大。現在他最操心的便是涵因的婚事。
開始他也一直覺得涵因會嫁入舅舅家,誰知道變故連連,事情弄成了今天這個樣子。
現在他一直留心,想給妹妹找個好人家。
只是現在來說媒的人都是一些旁支庶子,在家也不受重視,人品學識也都是平平。莫說涵因首先看不上,首先他這個做哥哥的就很不滿意。
鄭欽則和張九齡交好,常把他邀到自家來做客,還有意無意見過涵因幾次。鄭欽知道他的心思,也欣賞他的才華,心理面覺得他能配得上自己的妹妹,只是張九齡雖然自稱出自吳郡張氏,但到底他家那支是早在陳朝就遷到嶺南的,譜牒散失,世人也只把他當寒門看待。門第偏見根深蒂固,因此鄭欽也不敢撮合。
張九齡自知門第不夠,也從不敢有妄想,只偷偷把戀慕之情藏在心裡。
涵因本人倒沒那麼多偏見,她知道張九齡是張良的第十四世孫,這在歷史上是被承認的,至於張九齡是不是還同原先那段歷史那般有宰相的命,涵因認為並不成問題。皇帝要啟用新人,他又有才名,正是大好機會。
只是這人忠直的脾氣,在歷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