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這樣?咳了聲道:“陛下,且不可本末倒置,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皇帝也不惱,呵呵笑了,將奏摺遞給他們,說道:“前些日子劉愛卿說起要推廣大棚之事,宰相大人,你們考慮的如何?”
關於推廣大棚的事,自從三月劉小虎在朝中上了奏摺之後,朝堂內外熱鬧十分,京中各豪貴誰不知道大棚蔬菜的價值,聽到訊息紛紛爭相圍地,而新舊兩黨以這個為導火線,也掀起了互相攻擊的戰鬥,尤其是在御史臺,以鄧綰與李定為首分成兩派,從朝堂到朝下,吵得不可開交,甚至開封府上奏,在城中酒樓已經發生幾起鬥毆事件,捲入其中的有好幾位朝中大臣。
關於這件事,吳充倒沒什麼想法,也沒覺得不妥,看來那一向無黨無派的登仕郎也表明觀點了,只是不知道是站在哪一方,想到這裡他一面接過奏摺,一面道:“臣想此乃利民之事,暫不知道有何不妥,正在深思。”
接過奏摺,王珪按不住好奇,也探過頭來看,耳中聽皇帝道:“你們先看看登仕郎寫的奏摺。朕獲益匪淺!”一行看下去,二人都有些變色,他們誰都看得出來,李蓉句句都在反駁大棚推廣,但句句都以名聲為重,引經據典但通俗易懂,合情合理誠誠懇懇,果真稱得上一個好字!
吳充知道了風向標,便行禮滿含激動的說道:“陛下,天佑我朝!”
這趟王珪也跟著拜了拜,說道:“我等淺薄,才是本末倒置!”
皇帝哈哈笑著站起來,心中連日的鬱悶一掃而光,再一次將那奏摺讀了一遍,說道:“明日早朝,請丞相大人當朝宣讀,朕要好好獎賞登仕郎!”
穿越去做地主婆 第八十八章說 功勞曹大姐初驚朝堂
這一天的早朝,所有的官員都發現以往帶著幾分病氣的皇帝格外的精神,不由稍微放鬆了些,這些日子他們可真不好過。
朝事徐徐進行,皇帝先是說了班師回朝的郭逵如何封賞,這件本無意外的事竟然意外的引起了首相吳充與樞密院副使王韶的爭論,朝中人都知道吳充對於王韶頗為看不起,王韶似乎也擠壓了一肚子氣,此時盡情發洩出來,一口一個郭逵無功有罪,不僅讓吳充面上下不來,就連皇帝也浮現幾分不滿。
眼看二人說著說著又糾纏到往日開熙河的爭論上,皇帝咳了一聲,說道:“中書和蜜院先給郭逵議個處分,再行取旨。”算是給他們個臺階下。
此時寶文閣制李承之忙出列奏事,打斷了面色不悅依舊要說話的王韶,他說的是延州災傷祈求減稅,皇帝立刻準了,又想登仕郎那篇奏摺,嘆道:“可見糧食之重。”一面招內侍宣讀登仕郎李蓉的奏摺。
站在朝堂最後邊最不起眼一角的李蓉,一開始沒聽清皇帝要內侍念什麼,待聽了兩句,臉色又驚又喜,不由往前邁了幾步,而隨著內侍尖啞的誦讀聲,朝堂上的人面色各異,而其中最難看的莫過於手中拿著最新推廣計劃書的劉小虎。
“朕尤記那年旱災蝗災接連,兩江兩浙顆粒無收,民眾餓死者十之五六,米價貴如金銀,今又聞延州災傷,可見天下何事為重。”皇帝嘆了口氣,接過內侍捧上奏摺,看向眾臣,“登仕郎何在?”
李蓉忙搶出列,躬身道:“臣在。”
“擢登仕郎李蓉進寶文閣侍兼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皇帝微笑道,一言既出四座皆驚。
寶文閣侍制也就罷了,那個事侍從官,是個榮譽,是個閒職,是專為了文學造詣上出類拔萃的人設定的,他李蓉寫的一手好字,也勉強當的上,但中書省可是能夠直接參與機密朝事的正六品實官職,這個在朝人眼中一向風流倜儻飲酒作詩紅袖添香的年輕男子,竟然也能當的?
朝堂上一瞬間入靜默之中,就連李蓉也怔住了,這,這就成了正六品的官了?自已的父親一輩子做夢都夢想的官職,到死也會念念不忘的官職,就這麼簡單的到手了?
“李大人,快謝恩啊!”一個聲音提醒到,李蓉忙跪下一面斜眼看到提醒自已的人竟然是御史中丞鄧綰,心道,果然不虧騎牆小人之名,這心思這眼神夠快。
“臣不勝惶恐,”李蓉穩定心神,低頭說道。
而這時有關大棚與不種大棚的各派也趁機開始爭論,看著爭論聲起的眾人,作為當事人的劉小虎與李蓉反而靜默不語。
“彥章,他說的也有道理,如今之計,種水稻最合適。”鄧綰趁人注意,靠近劉小虎,低聲道,一面示意他,快些接過皇上的話,“這水稻是你種成的,莫讓旁人撿了功勞。”
劉小虎站在朝堂之上,四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