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鐵柺李嶽》,後《東遊記》也有記載,只是情節不盡相同罷了。借屍還魂這一帶有迷信色彩的民間傳說。後來被人們喻指某些已經死亡的東西又藉助某種形式得以復活的現象;有時也可以用來喻指某些新的事物或新的力量藉助某種舊的事物或舊的形式求得發展的現象。在上述兩種情況下,所謂“屍”、“魂”、“借”、“還”的寓意便不盡相同了。
【賞析】
迷信人認為人死後靈魂可附著於別人的屍體而復活。後用以比喻已經消滅或沒落的事物,又假託別的名義或以另一種形式重新出現。用在軍事上,是指利用、支配那些沒有作為的勢力來達到我方目的的策略。
歷史上常有這種情況,在改朝換代的時候,都喜歡推出亡國之君的後代,打著他們的旗號,來號召天下。用這種“借屍還魂”的方法,達到奪取天下的目的。在軍事上,指揮官一定要善於分析戰爭中各種力量的變化,要善於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有時,我方即使受挫,處於被動局面,如果我方善於利用敵方矛盾,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也能夠轉被動為主動,改變戰爭形勢,達到取勝的目的。
在人類社會中,借他人幌子,達到自己的目的,可謂隨處可見。
改朝換代之際,一些人擁立亡國國君的後代,並不是真心恢復故國,而是打著前朝的旗號,利用人們的正統觀念,來實現自己的軍事與政治願望,即使在江山穩固的時期,也有一些野心家,以帝王為傀儡,為掌中玩物,操權弄術,把持國政。
把前述中“有用者,不可借;有能用者,求借”,改成“有才智者,不可用;無才智者,求而用之。”不正是一些長官們的用人方略麼?
14…2借屍還魂驚魏將 孟德迎奉漢天子
【借屍還魂驚魏將】
諸葛亮自出山以來輔佐劉備成就了霸王之業,後又輔佐後主劉禪統兵北伐,然而自蜀建興五年(公元227年)至蜀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的六出祁山一直未能成功。
諸葛亮終於在第六次北伐時,積勞成疾,在五丈原病重了,他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所以將平生所學傳給了姜維。這一天,諸葛亮旨強支病體,最後一次出寨遍觀各營,回到帳中安排後事。最後吩咐楊儀道:“我死之後,不可發喪。可做一大龕,將我屍體坐於龕中,以七粒米,放我口中,腳下用明燈一盞。軍中安靜如常,切勿舉哀,司馬懿必然驚疑,不敢劫營。可令後軍先退,然後一營一營緩緩而退。若司馬懿來追,可布成陣勢,回旗返鼓。等他到來,將我先時所雕木像,安於車上,推至軍前,令大小將士,分列左右。司馬懿見之,必然大驚而走。”楊儀領諾。此是諸葛亮安排的最後一計:借屍還魂。
蜀建興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諸葛亮死於軍中。因為諸葛亮事先有了安排,楊儀和姜維按其囑咐秘不發喪,對外嚴密封鎖訊息。令魏延斷後,各營緩緩而退。司馬懿親自率兵引司馬師和司馬昭一起來追擊蜀軍。眼見要追上了,就在這時,忽然一聲炮響,樹影中飄出中軍大旗,上書一行大字:“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只見中軍姜維等數十員上將,擁出一輛四輪車,車上端坐著孔明(與平時一樣)。楊儀等將率領部分人馬大張旗鼓,向魏軍發動進攻。魏軍遠望蜀軍,軍容整齊,旗鼓大張,又見諸葛亮穩坐車中,指揮若定,不知蜀軍又耍什麼花招,不敢輕舉妄動。司馬懿一向知道諸葛亮“詭計多端”,又懷疑此次退兵乃是誘敵之計,於是命令部隊後撤,觀察蜀軍動向。姜維趁司馬懿退兵的大好時機,馬上指揮主力部隊,迅速安全轉移,撤回漢中。等司馬懿得知諸葛亮已死,再進兵追擊,為時已晚。司馬懿最後嘆到:“我能料其生,不能料其死。”
諸葛亮用借屍還魂之計嚇退了司馬懿,使蜀軍全身而退。
【孟德迎奉漢天子】
漢獻帝劉協無論在聰明才智還是對皇帝角色的適應上,都比他前兩任的桓帝和靈帝要優秀得多,但他卻相當倒黴。他幾乎是在董卓的挾持下,不得不推翻哥哥劉辨的政權,而以陳留王名份晉升為天子的。
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漢獻帝一開始便得不到朝廷大臣的支援。董卓被誅,郭汜、李?之亂,洛陽皇宮盡毀,宮殿被大火燒為灰燼。漢獻帝回到洛陽,只好在破牆頭上搭個草房,湊合居住。糧食也極為緊張,皇帝、皇后、皇妃都被餓得兩眼發昏,肚子咕咕亂叫,只好挖點野菜充飢。
漢未雖然衰敗如此,但漢天下的屍殼畢竟沒有滅。當時,很多軍伐想到的只是儘量擴充自己的地盤,在大亂中多爭取一些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