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3部分

時會有不少縣裡的頭頭腦腦會出現在小迷糊和苗亮的婚禮上。

看起來是來給苗家打廣告,實際情況上苗爸爸當場又認了幾戶縣裡幾戶貧困家庭的孩子,許諾只要這些孩子只要願意讀書,那苗家就會為他們捐助到上大學的費用。

對這些孩子的家庭來說,這自然是一件雪中送炭的事情,所有人都把這件事當成了那個完美婚禮的陪襯,苗爺爺也對兒子這些年的行為非常滿意,藉此,苗爺爺總算放下了對兒子從商的偏見。

韓家更不用說了,上一次兒子和曉華的婚禮正是因為苗家的鼎力相助,妹妹迷糊更是沒有少出力。

兒子和媳婦脖子上掛的那一對玉佩據說是迷糊在北京的爸爸送給她的,那次婚禮上談起新人的這一對玉佩,他們家裡有一位在城隍廟做玉器生意的親戚說,這對玉佩沒有幾萬塊錢根本就拿不下來。

媳婦送自己的那一床蠶絲被少說也要一千多塊,這可都是她妹妹小迷糊從北京打包寄回來的,不是一條,而是整整一大包,這一對姐妹之間的情誼由此便可以想象了,媳婦嫁妝裡的所有電器也都是苗家送的,苗家把是把媳婦曉華當女兒嫁了,那他們家對媳婦孃家辦喜事更要上心。

結婚前夕,朱總特意從北京飛過來參加他這個乾女兒的婚禮,上次去北京的時候,苗亮和朱總約定過,回到北京他們會補辦婚禮,但婚禮的前一天晚上朱總還忍不住來上海了。

“伯父您好,上次您來北京的時候,曉馨在醫院裡,大家都沒有在一起好好聚過,這一次我可是乘了曉馨的婚禮來上海轉轉了。”一見到爺爺,朱總便熱情的反客為主,和爺爺聊天了。

朱總來的時候沒有通知苗亮他們,到了浦東機場才給小迷糊打電話的,準新娘小迷糊親自開車去接她這個爸爸,父女倆好幾個月不見,在車上自然也有很多話說,到了家裡,爺爺早就遠遠的迎出來了,迷糊和苗亮在北京的時候,爺爺平時和小孫女打電話, 知道她這個北京的爸爸真的對她很好,不要說上次他們去北京看小迷糊時,他對他們熱情招待的情景了,現在到了上海,爺爺自然也要一盡地主之誼。

朱總父女倆自然是住在小迷糊家裡,家裡房間很多,姐姐和韓大哥帶著玲子還是和爺爺奶奶住一起,姐妹倆對現在居住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很珍惜,因為自從爸爸媽媽離開以後,小迷糊緊接著就考上了北京的清華大學,平日姐妹倆住在一起的時間真的很少。

同朱總同來的還有快樂的雙胞胎兄弟,他們倆現在都沒有談朋友,據說是事業為重,幾年裡面都不會談及這個問題,小小和朱曉光這幾天住在小小上海的家裡,他們會在婚禮當天趕過來,方平和英子早已經有了一個可愛的小寶貝,依依呀呀的只有幾個月大,這會兒,他們夫妻倆和雙胞胎兄弟都被安排在苗亮家父母家裡。

現代的婚禮雖然沒有必要讓戀人有一年不見面的苦惱,可是就在婚禮前的一個禮拜,這一對原本天天見面的小愛侶也像姐姐和韓大哥婚前一樣,也被告知需要分開了。

1999年的元旦終於按時到來了,婚禮當然,院子裡早已經用油氈布搭好了棚子,因為前來參加新人婚禮的客人實在太多了,屋子裡根本就放不下所有的酒席,待會兒院子裡都要擺上宴席,就是鄰居阿蘭家的院子裡,今天也臨時搭起了油氈布組合成的帳篷。

很多沒有預先收到請帖的客人們還是來來賀喜了,根據上一次在姐姐婚禮上的經驗,支書夫妻倆還是承擔了招呼客人的重任,一有客來,他們就會通知廚房隨時準備點心,阿蘭媽媽隨時在門口張望著,遠遠的就判斷出是那些需要主人家特別出來招待的客人。

幾家至親的本家都在幫忙包餛飩做點心,韓爸爸今天特意向酒店請了假,順便又從新亞里偷偷請了一組大廚過來,今天的酒宴雖然不是放在酒店裡請的,可客人們享受到的美食可是新亞大酒店的那些一流的廚師做的。

當新郎官過來的時候,爺爺奶奶拉著朱總一起拿著大紅請帖把苗亮迎進門來,在鄉下給新人奉茶點的習慣還是依然延續著,但是苗亮一心裡牽掛著那個好幾天都沒有見面的新娘子,無心久坐,他在客廳裡才坐了一會兒,就上樓想去看新娘了,在新娘子的門口卻照著鄉下的慣例遭到了伴娘們的為難。

那些本家小姑娘在新娘子房裡笑嘻嘻的要紅包時,苗亮早就拿出母親準備好的那個八百八十八元八角八分元大紅包,苗亮在門外只聽見那些姑娘們開心的尖叫聲,吱呀一聲,門就開了,屋子裡那個千嬌百媚的小迷糊此刻正笑嘻嘻的看著自己,苗亮的心裡可真的像吃了蜂蜜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