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戶家庭的院子裡、屋子裡都遠遠沒有苗亮家和小迷糊家那麼整齊乾淨,更沒有苗爺爺他們家書香世家的味道,而且因為家裡有小孩子,還看上去有點髒髒的、亂亂的。
聽說小孩子的爺爺奶奶在家種地、帶孩子,那自然也乾淨不到哪裡去了。
這個小孩子的父母大概是在附近小廠裡上班的,而且極有可能是在苗亮的爸爸媽媽那裡做活的,這一點可以從前兩天他們在苗家的對話裡可以看出來,不過,他們這個家倒是因為那一隻特殊的大烏龜而增添了許多別人家沒有的顏色,倒也不失為一件讓他們好笑的趣事呢!
兄弟倆從苗亮的鄰居家出來的時候,腦子裡還是那隻甘做墊腳的大烏龜,晚上和苗亮一家圍著一起吃飯的時候,他們倆還把這個作為笑料跟大家提起,倒是反而惹得屋子裡另外那幾個人大笑了一陣。
笑過之後苗爸爸告訴他們,在這裡,拿大烏龜墊那些殘破的傢俱,原本就是農村裡長久的一個習俗,這倒真是一個讓人驚訝的習慣!
不過這件事很快就在小兄弟拋之腦後了,快過年了,小兄弟倆除了自得其樂的在鄉間逛以外,連著好幾天的下午,他們倆還去苗爺爺的家裡去看書了,苗爺爺倒是也很喜歡這倆位遠道而來的小客人,常常會為他們泡好了自家種的那些新茶,然後靜心和他們一起評論起他們看過的那些書。
在兄弟倆看過的所有的那些中文書裡,他們最喜歡看的就是苗爺爺收藏的那本《三國演義》,他們幾個百談不厭的也是這本書,在所有的英雄人物裡,哥哥Tom最崇拜武將趙雲,弟弟Peter則對那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有點不以為然。
Peter從心底裡讚賞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卻認為他完全保錯了人,只要換一個稍稍有實力的老闆,那所謂的三國鼎立的結局完全就可能不一樣了,和大都數的男孩子一樣,苗爺爺也從小就喜歡研究和討論《三國》。
有時候苗在,或者只是這倆個金髮碧眼的大孩子過來,大部分時間他坐在他那張散了幽香的大書桌前聽這他們認真的討論,然後等這幾個大孩子停下來的時候,他才會慢慢的一字一句的說出他自己心中最中肯的看法
每當這個時候,不管是誰,只要小迷糊在,也是十分的崇敬苗爺爺獨到的見解和淵博的知識,雙胞胎兄弟常常在私下裡告訴苗亮,說他和小迷糊會有這麼好的文化內涵,完全得益於他們倆有一個知識淵博的爺爺,對苗亮和小迷糊而言,這也算是個新發現,因為他們倆這一輩子早已經從中學就有意識的比別人更熱衷於文言文的學習了。
雙胞胎兄弟倆發現無拘無束的田野生活真的很開心的,很多時候,他們手裡捧著書,一心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世界裡,很喜歡聽小迷糊柔美清脆的喚他們吃飯的聲音,但有時候更喜歡苗爺爺一本正經的那副老學究的樣子,原本以為他是嚴肅的一個人,但讀懂了老人內心的他們卻覺得苗爺爺是世界上最和藹的老人,這可真是一件有趣的發現。
接下來的那兩天,太陽沒了,老天倒是變了脾氣一樣,前幾天讓他們幾個大孩子覺得安心的晴朗天氣完全就沒有了,大風,甚至還伴著小雪,小迷糊和苗亮除了依舊在晨跑時碰面,聊上幾句外,倆人暫時各忙各的。
小迷糊和姐姐曉華忙著收拾家裡的衛生呢,雖然她在回家之前,苗媽媽早已經幫著姐姐曉華收拾過了,但屋子裡總是有些讓人防不勝防的灰塵,再說,樓上樓下的地板也是天天要走的,自然少不了清理,總不能人讓姐姐曉華一個人承包了這些工作吧?那樣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的!
姐妹倆在家忙活的那兩天,苗亮和雙胞胎兄弟還興致勃勃的背起揹包一起冒著寒冷的天氣去周圍的那些景點遠足去了,那些男孩子總是隨時隨地能想到那些讓人防不勝防的快樂的點子的。
有一次,苗亮突然記起了和小迷糊這一輩子在南匯讀高中的時候,常常去一處桃園散步,他們從惠南鎮一直走,到後來一直舉辦桃花節的桃源村,當時的桃源村已經初具規模了,苗亮記得前幾個月他們去那裡的時候,還有一對快樂的小夫妻住在園子裡呢。
於是,在那個寒風凜冽的早晨,苗亮又和雙胞胎兄弟每人揹著一個小挎包出門了,從苗亮家出發一直走,途徑小迷糊那裡時,三個人還進去和那個忙著寫稿子的小迷糊說了會話,很快就拐了出來,抄小路繞過新民大隊和新興大隊,三個大男孩倒是疾步走了大概一小時左右,才來到了苗亮在高中時和小迷糊常去的那個小夫妻家裡。
小夫妻倆倒是在家,看到冬天裡這幾個貿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