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水壺,注滿旁邊的茶杯,遞給寧四,“喝水,潤潤嗓子再講。”
寧四實在渴的厲害,猶豫也僅僅是一眨眼的工夫,他雙手接過茶杯,咕咚咕咚幾下就把一杯水喝光了。他一手拿著茶杯,一手抹了下嘴,“古掌櫃帶著我們剛跑到府門口,管家正一身狼狽地牽了一匹棗紅馬出來。管家見到小的,就說讓小的來錦陽城尋小姐回去,說是夫人怕是不行了。管家親自扶了小的上馬,又吩咐小的,說是途中不能下馬,否則這棗紅馬再不讓小的騎上。小的不敢怠慢,一路從康溪鎮跑到了這裡。小姐,您快回府吧!”
青舒心神不寧地大喊一聲,“來人,趕緊準備,立刻啟程回康溪鎮。”古葉氏雖然可惡,她恨不能將古葉氏踢的遠遠的,可是當聽到古葉氏不行了,她無法控制自己,還是著急了。
發生了這樣的大事,誰敢怠慢,青舒帶過來的人全部動了起來。青陽和洛小榮也不落人後,七手八腳地裝自己的東西。
陳夫人也得到了訊息,帶人過來幫忙收拾的同時,不忘安撫青舒的情緒。
青舒自然知道這是陳夫人的好意,只是她心神不寧的,集中不起精神來。她想到一事,趕緊解釋,“陳夫人,晚輩離開的匆促,怕有照顧不周,就不帶陳少爺走了。晚輩回府後,將府中一切安頓妥當,立刻派了人過來接陳少爺。”
陳夫人說道,“你這孩子,趕緊回府要緊。喬江的事不急,等你回府後一切安妥了,讓人捎個信兒過來,老爺自然會派人送喬江過去,你不必擔心這些。”
這時候鈴蘭來報,一切準備妥當了。
青舒起身,向陳夫人行禮告辭,並請陳夫人留步。
陳夫人沒有留步,親自相送,直到青舒他們登上馬車,然後馬車動了,這才回轉。
當晚,陳夫人招集了膝下兒女及孫輩,當場發作,先是訓斥了二兒媳及三兒媳對房裡人與事管束不力之錯,接著命人將二房的蘭姨娘打個半死。這之後,她又下令讓三兒子罰跪祠堂兩個時辰。那劉成可是她三兒子面前的管事,她自然要罰縱奴犯事的兒子。古府人沒有離開前,她不好動手。如今古府人離去,她自然開始了秋後算帳。
因陳知府的一句話,他們陳府與古府交好,這是世人都看在眼裡的事。卻不想,他們陳府對下人管束不力,竟鬧出了天大的笑話,讓陳知府和她的老臉在古青舒這個晚輩面前丟盡。
古青舒雖年僅十五,雖頂著兇悍霸道之名,卻是把事情辦的滴水不漏,低調處理了事,沒有把陳府牽扯進去。外人只知古記的掌櫃娘子與外人聯手偷包子配方並貪下不少銀錢時人贓俱獲,卻不知這外人能得手是因為有陳府中人作幫兇。古青舒顧全了陳知府和陳夫人的臉面,陳知府和陳夫人不會說破,但對古青舒的好感倍增。
一開始,陳夫人會盛情款待青舒,那是有陳知府的交待在。後來表現的親密,那是發自真心的。一個直來直去,說話不彎彎繞繞且不失聰慧的女子,對於見過世面、又經歷過風浪的老人來講,一般沒有不愛的。陳夫人現在是真心喜愛古青舒的。
三老爺被罰跪祠堂,陳府不少人動容。三夫人第一個站出來替自家老爺求情,也為自家老爺鳴不平。她話裡話外的意思很明顯,劉成之事只是小事一樁,追責到三老爺頭上,有些小題大作,為了小小的一個古府,至於麼。
這下,發火兒的不再是陳夫人,而是陳知府。陳知府當場下了兩個命令。第一個命令,關押起來的劉成連夜亂棍打死;第二個命令,三老爺罰跪祠堂的時間從兩個時辰延長到一夜。誰敢再多言,不管男女,不論老少,一律杖打二十。
這下誰也不敢出聲。六老爺和六夫人兩口子從頭到尾最是安靜。他們的兒子陳喬江呆不住,想出去。六夫人不動聲色地按住了兒子,輕輕搖頭。陳喬江雖然調皮,但並不笨,於是安分地待著,並未惹人注目。
伴著夕陽出了錦陽城的青舒一行人,自然不知道當晚在陳府發生的事情。
都說老馬識途,那些受過訓練的戰馬良駒也有老馬的這項本領。夜路不好趕,而且很容易走錯。因此,李大郎很有經驗地讓“紅將軍”走在隊伍的前頭。有“紅將軍”帶路,他們並不怕迷路走錯道兒。
不僅如此,隨行的古府家丁,陳府派出來的六名護送的家丁,再加上青舒從步五那裡匆促借的兩名護衛,保護車駕的人並不少。
到了深夜,堅持要陪青舒的青陽和洛小榮堅持不住,一左一右地靠在青舒身上,小腦袋一點一點的,終於輸給了周公。
青舒毫無睡意,摟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