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不多時,洛府的會客廳中。洛尚書及其夫人葉氏坐在主位之上,洛九茂等洛家子孫在右側坐了一排,周伯彥、青舒、青陽和青灝四人被安排在了左側客位之上。
等眾人坐定,青舒帶著青陽和青灝站了進來。她們三個走到會客廳的中間,向主位上的洛尚書和洛老夫人行禮問安。
“孫女青舒拜見祖父祖母。”
“孫兒青陽拜見祖父祖母。”
“孫兒青灝拜見祖父祖母。”
洛尚書笑的合不攏嘴,“好,好,好。”連說三聲好。
洛老夫人也是笑眯眯的。她向青舒姐弟三人招了招手,“來,到祖母跟前來。”
青舒趕緊帶著青陽和青灝上前。
洛老夫人退下手腕上的一對血紅色的玉鐲,直接套到了青舒的手腕之上。青舒有心拒絕,卻聽洛老夫人說道,“祖母給的見面禮,不許推辭。”青舒只得忐忑的接受。此時的青舒並不知道,因得了這對玉鐲,竟無端遭人記恨。
大老爺洛九江的夫人秦氏,嘴角含笑地看著發生的一切,心裡卻在想:婆母一出手便是這對價值連城的玉鐲,也太高看古青舒了吧!還是說,這其中有她所不解的緣由?
二老爺洛九茂的夫人郭氏,心裡歡喜非常。她的小榮因認下了古青舒姐弟而遠離了病痛。因而,她視古青舒姐弟為恩人。婆母送的見面禮如此貴重,不僅說明公爹與婆母重視古家姐弟,也說明了他們對小榮的疼愛程度。原來,即便不在眼皮子底下,她的小榮依然是孫子輩裡最得二老歡心的那一個。
送出一對玉鐲的洛老夫人,緊接著用左手輕握住青陽的右手,並用右手從婆子端的托盤上取了一對兒巴掌大的圓形美玉的玉佩,輕輕放進了青陽的手中,“祖母送的見面禮,不許說不要。”
青陽看了青舒一眼。見青舒只是含笑看著他,並沒有搖頭或暗示什麼,他這才安心地收了玉佩,“多謝祖母。”
緊接著,洛老夫人送了青灝一對兒橢圓形美玉的玉佩。青舒這才帶著青陽和青灝回座坐好。
這時候,周伯彥口氣泛酸地說道,“只他們三個討喜,晚輩難道就不討喜嗎?”
洛老夫人笑罵,“臭小子,老婆子當年可是給過你見面禮的!”
周伯彥笑道,“原還想矇混得些寶貝的,不想您老竟然記得這麼清楚,可惜了!”
這話引得在場眾人都笑了。
笑罷,洛尚書對青舒說道,“你這丫頭,回京這麼大的事情,居然信中提都沒提,真是淘氣。”
青舒答,“孫女這不是想給您老驚喜嗎?”
“的確夠驚喜的,你們說是也不是?”洛尚書問旁邊的兒孫們。
大家齊稱是。
又說了一會兒話,周伯彥起身告辭,並帶著青舒、青陽和青灝離開了洛府。
距離洛府府門二百米左右的地方,停著一頂粉紅色的轎子。轎子周圍,八名轎伕低著頭、垂手而立,四名穿著考究的丫鬟隨侍在側,另有四名配刀侍衛跟隨護衛。
此刻,轎中人將轎簾的邊緣一角用一隻纖纖素手抓的緊緊的,牢牢的。須臾,那半露在外邊的纖纖素手鬆開了轎簾,隱沒在轎簾之後,再也看不見。然後,柔和、軟棉又輕如鴻毛的女子的聲音自簾後傳出,“小眉,那個女子是哪家的小姐?”
高瘦的丫鬟忙答,“請小姐恕罪,奴婢這就去查問。”意思是,她不知對方是誰,更不知對方的底細。
轎簾後的女子悠悠一嘆,“算了,回府吧!”那個人明明是個清冷之人,那個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疏離地離著年輕姑娘家遠遠的,今日為何會如此反常?如此反常地竟帶著一位年輕姑娘作客洛府?
轎起,並轉了方向,很快便走遠。
青舒姐弟三人隨周伯彥回到舒苑。周伯彥想著讓他們早些休息,便對跟前伺候的丫鬟下令,“傳晚膳。”
青舒正低頭把玩手腕上戴的玉鐲。聽得此話,她立刻抬頭,“免了吧,我們不餓。”洛府要留飯,她也是以剛吃過為由好不容易推掉的。
周伯彥自有自己的道理,“我自然知道你們不餓。只是,長夜漫漫,申時用的飯到了半夜便該讓人餓的難受了。廚房晚膳準備的是粥品,易消化,你們多少吃些,吃罷也好洗漱了早些安歇。”
青舒覺得有理,“隨你安排。”
等在一旁的丫鬟這才退出去傳膳。
青舒頗有些猶豫,咬了咬唇,最後還是問出了口,“洛府為何會送出這麼重的禮?你知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