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樵俜嘔厝ァ�
所以古云海即便已經非常小心,卻還是沒能發現,箱子裡的金子早就被商錦秀換掉了大半,還都換成了堅硬的好不值錢的石頭。
等東西送到某些人的手中,他自然會為此付出極大的代價。
商錦秀雖然有了這樣一筆橫財,卻並不準備把這筆金子私吞。正好商士功剛剛當上青州知府,亟需政績。於是,商錦秀便打算用這些金子開設善堂,收留那些沒有去處的流浪兒,以及一些孤寡老人和可憐女人。
同時,善堂每個月還會請大夫開設義診,幫那些看不起病的窮人看病,送藥。
這種事情,商錦秀和李淑華在青山縣的時候就已經做過,不過青山縣畢竟只是一個小縣城,善堂的規模自然不大。
如今的青州城比青山縣大了太多,而商士功還是整個青州的知府,善堂一旦開起來,自然不可能只在青州城裡開,其他地方也要想辦法開起來才行。
這善堂還得以官府的名義開設,而不能以私人的名義開設。不然,誰要是敢如此籠絡人心,就算真是為了做好事,本就疑心病重的皇帝也要陰謀論,覺得這人是想造反。
商錦秀一開始並不知道這個道理,畢竟現代有各種各樣的慈善基金,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間非官方的。她哪裡知道,在古代做個善事都這麼麻煩,一個不好就可能掉腦袋。
那時候。還是李淑華提醒了她,她才明白這裡面的潛規則。
如今,商錦秀已經有了經驗,雖說自己出金子卻要掛上官府的名義讓她有些不自在。可想到當官的是自己老爹,她就一點也不排斥了。
反正這些金子來路不正,用作善款正好。既能幫助那些窮苦百姓,又能夠為商士功增添政績。
商錦秀打定了主意,第二天就跟李淑華商量起了開善堂的事。李淑華早已經有經驗了,對於善堂並不反對。官府其實開設了善堂,只是資金不足的原因,善堂的情況並不好,裡面收留的人日子過得很糟糕,最多能吃飽。吃的卻非常差。
並非杜玉章辦事不行,他出身世家,對於鼓動那些大戶捐款並沒有好的辦法,即便真的鼓動了,那些大戶也最多意思意思給一點。更何況。皇帝雖然下令讓各地開設善堂,卻並不是一個大方的主。每年稅收中扣除一部分作為善堂的開銷,然而皇帝規定的這個數卻非常少。就那點銀子,怎麼可能維持好整個青州善堂的日常運作?
這年頭糧食產量低,別說災年,就算是豐年都有很多人因為沒有足夠的食物活活餓死。一到災年,或者再遇上個天災。就會出現很多難民。這些難民一部分死在災荒中,一部分在事後由官府安排,還能再自力更生,剩下的一部分老弱病殘,沒有自力更生的能力,就只能待在善堂裡。
即便如此。也並非所有這樣的人都能夠幸運地進入善堂。
杜玉章已經算是好的了,不僅不會貪墨,每年自己還要補貼一點。即便如此,這些善款對於善堂依舊是杯水車薪。
但杜玉章也是有能耐的,雖然並非每個可憐人都能進入善堂。但是隻要是進入善堂的人,他就會保證讓那人吃飽,即便只能吃粗麵饅頭,好歹不用餓肚子。
不過,比起杜玉章的辦法,商錦秀和李淑華顯然更有經驗和手段。這些手段,一部分是商錦秀從書裡學來的,一部分是她自己想的,還有一部分,則是李淑華的想法。
李淑華作為一個女強人,對於善堂裡的那些可憐人,自然希望他們都能夠自力更生,而不是被動得靠官府來養。當然,若是實在沒辦法的,她也不可能逼著人做工,只是儘可能發揮那些人的潛力,幫他們找到合適的工作,讓他們能夠自力更生而已。
因為李淑華和商錦秀的努力,青山縣善堂裡不少人後來都離開了善堂,有了自己的家。雖然只是一間小房子,但到底是靠自己養活自己。
擁有這樣的成功經驗,商錦秀和李淑華對於經營整個青州的善堂自然非常有信心。更何況,這件事根本不用她們親自動手,只要制定出細緻的章程,商士功就會交給官府的人去辦。
至於不肯辦事或者想中飽私囊心懷不軌的,商士功自然會趁著這次機會抓對方一個典型。
善堂這種事,只要做好了,就是大功績。不管怎麼說,名聲太好聽了。就算商士功才當上青州知府沒多久,就算肯定有很多人看他不順眼不服他的管束,一旦他告訴這些人可以把善堂經營好,那些人都不會拒絕。
沒有人是傻子,會捨得放棄這樣增加自己名聲和功績的機會。更何況,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