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3部分

盧玉春藉著勸說賀柳氏的功夫,說道:“老夫人,您可一定要保重身體呀,咱們家與商大人有舊,大人是個好官,必然不會是非不分,恩將仇報的。”

這話既暗示賀家對商士功有恩,又給商士功套了個高帽子。若是商士功不肯放過賀家,豈不就是恩將仇報,是非不分了?

聞言,便有聰明的人聽出了裡面的不對勁,暗暗皺了眉頭,轉身飛快地離開了這是非之地。但還有更多的人,他們並不能聰明地聽出話中的詭譎,反倒很是贊同。不僅如此,這些人還非常好奇,跪著的賀柳氏和商士功到底有著什麼樣的關係。

這裡畢竟不是青山縣,賀家的名聲並沒有傳出來,賀元芳的那些齷齪事兒更是沒人知道。百姓不清楚這些糾葛,只看著賀柳氏和盧玉春可憐,一顆心自然而然地就偏了。

當然,商士功這些日子以來的功績百姓是有目共睹,雖然信了盧玉春的話,卻不至於厭惡甚至怨恨商士功。盧玉春和賀柳氏也知道商士功的人氣,說話的時候很是謹慎,並不敢直接汙衊。

盧玉春說得很快,沒一會兒就把賀家對商士功的恩情說了個明明白白,並且添油加醋,透露出來的意思——賀家對商士功恩同再造,沒有賀家的提拔幫助,就沒有現在的商士功。

就連賀柳氏把商孫氏指給商有德的事都被盧玉春說了出來,只是她口中說出來的故事,早已經跟事實差了十萬八千里。本是商孫氏惦記上了賀家老爺,想爬這位老爺的床,被賀柳氏發現,才將她隨便指給了商有德,就是看準了商有德性子懦弱,不敢不接。

被盧玉春說出來,就成了商有德戀慕商孫氏,賀柳氏得知後從中斡旋,百般勸說,才讓商孫氏點了頭。賀柳氏不僅撮合了這一樁姻緣,還贈送了二人不少金銀作為賀禮,後來商家靠著這筆金銀才發了家。

這些,自然全都是無稽之談。

偏偏商士功身為青州知府,就算知道賀柳氏和盧玉春是在胡說,卻也不可能站出來反駁。難道他要說自家老孃想爬賀家老爺的床麼?還是說他老爹除了一張臉外根本一無是處?或者說賀柳氏根本沒送他們金銀?

人都是要臉面的,尤其商士功身為青州知府,更是要顧及自己的臉面。賀柳氏便是看準了這一點,才敢肆無忌憚地編排。

這樣的做法非常無恥,商士功卻沒辦法跟她們對質。

賀柳氏和盧玉春在府衙門口跪下的時候,雖然沒擊鼓,卻也有衙役意識到情況不對,跑去稟報了商士功。只是府衙並不小,等他找到商士功稟報了這件事,商士功皺著眉頭主動出來的時候,盧玉春已經把想說的話都說得差不多了。

商士功出去的時候,正好就聽見盧玉春說道:“就算是看在大小姐的面子上,商大人必然也會明察秋毫,不會冤枉好人的。”

聽出這句話的潛臺詞,商士功差點沒氣得一口血吐出來。

什麼叫“看在大小姐的面子上”?他為什麼要看賀元芳的面子?他跟賀元芳可是什麼關係都沒有!

這話也是賀柳氏在路上的時候示意盧玉春說的,但看這一句,對於賀元芳的名節或許會有影響,畢竟這個時代對男子比對女子要縱容得多。縱使商士功真的看上了賀元芳,大家說起來也不過覺得這是一樁風流韻事,對商士功的名聲不會有絲毫影響,反倒會覺得賀元芳是個紅顏禍水。

然而,盧玉春剛才來府衙的路上,就已經將賀元芳塑造成了一個恪守禮儀的苦命女子。她編了一個“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的故事,賀元芳便從一個紅顏禍水,變成了一個謹守禮儀,儀態端莊的奇女子。再加上她的遇人不淑的悲慘命運,讓人尊敬又憐惜。

有了這樣的鋪墊,她再這麼一說,自然不會再影響賀元芳的名節。

實際上,賀柳氏如今根本不在意賀元芳,賀元芳攪合進了古家,已經被抓進了牢裡,賀柳氏根本不可能讓她活著從牢裡出來,帶累賀家的名聲。

只是此時,賀柳氏卻不得不顧及賀元芳的名節,畢竟她還是賀家的女兒,名節若是毀了,賀家自然要被帶累。

於是,就有了這一連串的故事。

商士功這會兒還不知道賀柳氏前面的鋪墊,即便如此,他已經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偏偏,他還不能為了這麼件小事跟賀柳氏對質,給自己洗白,那樣就算他佔理,也是落了下成。

很快,李淑華、商錦秀和蘭琪也知道了這裡的事。不僅是府衙門口發生的,連帶盧玉春一路說的話,也都被她們知道了。

李淑華氣得臉都青了,分明是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