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雲綺可不知道這一點,大概是先入為主,她信了商錦秀的話,以為商錦秀‘前世’說的那個對子是她‘後來’從別人口中聽來的,這時候應該還不知道,於是就大膽地用了,並藉此出了一把風頭。
ps:
蠢作者寫不來對子,又懶得拿別人的來用,所以這裡對子就直接略過了哈。
正文、248 再起波瀾
出了鎮國公府後,李淑華就一路訓商錦秀,直到回了商家,她還不肯罷休。後來商士功回了家,她還特意跟商士功提了這事,一說起來,眼睛都氣紅了。
她也不是生商錦秀的氣,就是覺得商錦秀太任性,太不顧自己的前程。她敢說,要不了多久,整個京城都會傳商錦秀‘愚鈍’、‘才疏學淺’,有了這樣的名聲,商錦秀日後還怎麼挑個好親事?
商士功也沒想到商錦秀會這麼做,可事情已經發生了,李淑華也訓過商錦秀了,他還能說什麼?難不成還把寶貝女兒叫過來罵一頓?他可捨不得!
於是,商士功只得抱著李淑華安慰,又哄著她說:“咱們家寶貝女兒那麼優秀,你有什麼好怕的?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從小就很有主見,我看啊,她肯定能找個如意郎君的,你就別擔心了。”
李淑華雖然知道商士功是故意哄她的,可聽了這樣的話,她心裡還是下意識信了,覺得商士功說得沒錯。
然而李淑華不準備就這麼原諒商錦秀,現在商錦秀年紀還小倒還好說,等日後商錦秀年紀大了,要是再這麼胡鬧下去怎麼行?
於是,商錦秀一直看了李淑華整整三天的冷臉,直到李淑華實在不忍心堅持不下去了,才放過了商錦秀。她的臉色恢復正常,商錦秀徹底鬆了口氣。
商錦秀後來也有些後悔,不過不是因為她自己被人非議,只是不忍心傷了李淑華這個做母親的心。
事情正如李淑華預料的一樣,賞菊會過後沒多久,商家女兒‘愚鈍’的訊息就在京城裡漸漸傳開。訊息剛傳開的那天,商士功去上朝的時候,不少大臣朝他飛小眼神,眼神那叫一個同情!
有些自家女兒‘愚鈍’的,便用一種‘同病相憐’的目光看商士功。
商士功頂著各色目光。簡直壓力山大,忍不住在心裡把商錦秀罵了一頓。不過,他心裡更多的是對於某些人的憤怒。賞菊會是在鎮國公府舉辦的,除非有些人刻意。否則這樣的訊息怎麼可能傳出去?
說起來還是他太沒用了些,要是他位極人臣,又有誰敢如此非議他的女兒?
因為商錦秀的事,不少人都在看商家的好戲,然而很快,又有一件事吸引了各方注意。
廢太子安東華今年已經十六歲,還是個光桿皇子,只比他小了一歲的弟弟倒是已經開始辦差,最近正好辦成了一件事,早朝上便有人上奏。提議立二皇子為太子。同時還有大臣提議給廢太子安東華一個封地,把他給打發出去。
皇帝直接發了一通火,作為一個正值壯年的皇帝,他現在一點立儲的想法都沒有,然而對於廢太子安東華。他既愧疚,又疼惜。當初他廢了安東華並非是因為辛家的事而厭棄了安東華,辛家是被冤枉的,他很清楚,自然不可能為此厭棄安東華。
可是辛家已經覆滅,皇太子安東華就是個活靶子,儲君的身份是安東華的催命符。皇帝縱然能保護他,卻不能為了安東華徹底和那些野心勃勃的世家們鬧翻。
廢掉安東華的太子之位,既是給世家們的一個態度,也是為了保住安東華的小命。然而被廢之後,安東華頂著一個廢太子的名頭,搬出東宮。他的地位就變得非常尷尬。
有好幾次,皇帝想給安東華安排一些差事,都因為大臣的阻撓只能放棄。因為辛家的覆滅,世家們變得日益囂張,錯誤地以為皇帝不過只是他們手中的棋子。
如今時機未到。皇帝並不想為了安東華引起這些人的警覺,所以在安東華的事情上,他只得一步步妥協。
可他萬萬沒想到,他的妥協,竟然讓世家們的氣焰變得如此囂張,甚至想逼著他把安東華給趕出京城!
皇帝憤怒不已,然後,他想到了一個主意。安東華的年紀也差不多了,既然要分封出去,那就順便把安東華的親事給辦了。至於人選,他心中也已經有了,正是柳家的柳寧馨。
柳家是個龐然大物,一旦安東華娶了柳寧馨,那就相當於有了一張保命符,就算日後別的皇子繼位,安東華的性命也無憂。
至於太子,他是絕對不會在這個時候立下的。
然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