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9部分

了多少訊息出去,鄭家和趙家便都沒有多想,只以為是不小心才洩漏了出去。

‘逍遙散’的訊息傳開後,安東華就接著‘生病’把鄭知府等人叫去狠狠地發作了一通,叫囂著讓他們把這件事情給查清楚,絕對不能姑息。

他揚言李潛等人心懷叵測想害他的性命,這樣的大帽子一扣下來,饒是鄭知府等人絲毫沒將安東華放在眼裡,也是好一陣心驚肉跳。

要知道安東華就算被皇帝厭棄了,可他畢竟是皇子,一旦這事情傳到皇帝耳中,皇帝焉有不怒的道理?要是皇帝再腦補,覺得他們沒把皇室放在眼裡,現在就敢謀殺皇子,日後便能謀逆,他們哪裡還有好日子過?

為了平息安東華的怒火,鄭家不得不借故發作了一些人,處死了不少替罪羊,也給了安東華一些好處,總算把安東華給安撫下來。

安東華一消停,交州不少權貴世家都暗自鬆了口氣。這口氣一鬆,這些人便又對安東華不屑起來,覺得他不過是個黃口小兒,輕易便能拿捏住。

很快,在有心人的控制下,白日驚雷的事便被人漸漸淡忘。而就在某些人暗自得意的時候,身在‘病中’的安東華卻悄悄給皇帝寫了一份密信。他並未多提自己的處境,只寫了李潛想誘他吸食‘逍遙散’的事,又將‘逍遙散’的害處仔細羅列了出來,並隨信附贈了一份樣品。

這時候,皇帝正因為商錦秀在交州做買賣的事暗暗警惕。同時,他也得知了‘逍遙散’的事。他在交州一直安排了眼線,安東華到了交州後,他又派了一些人手過去,既是監視,也是保護安東華的安全。

不管外面如何傳言他徹底厭棄了安東華,對於這個兒子,他是愧疚有之,憐愛有之,戒備也有之。他清楚安東華手中沒有兵權,在交州就是個擺設,可憤怒的同時,他心裡又有著期待和戒備。

作為父親,他期待兒子能夠有一番出息,作為皇帝,他也希望擁有一個合格的繼承人,同時,又擔心安東華真的優秀了,又會威脅到他的皇權。

總之,相當的複雜。

所以,一知道商錦秀在交州做起買賣,還做得有聲有色的,他的心裡就戒備了起來。那點子小買賣他自然是不看在眼裡,可他知道商錦秀背後還有個神秘高手!

這個高手,一直都是他忌憚的物件。也是因為這個人的存在,他對商錦秀便不由自主地生出了幾分戒備,並不把她看作是一般閨閣女子。

眼看著商錦秀到了交州才幾個月就做起了這麼大的買賣,皇帝心裡便有些不安,總覺得這只是開始,以後會更加一發不可收拾。可他作為皇帝,就算心裡再不安,難道還能不許兒媳婦做點小買賣嗎?

之後得知了‘逍遙散’的事,他雖然憤怒鄭家人故意想把安東華給帶壞,卻並沒有太過在意所謂的‘逍遙散’。如今‘逍遙散’不過剛剛露出了點苗頭,就算他的探子再厲害,又如何能夠知道‘逍遙散’的真正危害?

然而就在這時候,安東華的密信到了。看了密信的內容,皇帝差點兒就氣得吐了血。恢復理智過後,他立即找了心腹驗證‘逍遙散’的危害。

安東華送來的這份樣品,嚴格說起來還是商錦秀提供的。他那日匆匆忙忙從屋裡跑出去,也就只來得及藏了一小塊在手心裡,拿來做試驗尚且不夠,哪裡還有多餘的送給皇帝?

還是商錦秀送了安東華一份,說是派人找來的,安東華雖然好奇,卻沒細問,之後便選了一些隨著密信送給皇帝。

皇帝最初的憤怒過後,並不敢輕易相信那些危害。他其實知道,安東華沒有把握不會寫出來,可他就是存著一份僥倖。

知道他找人做了試驗,才徹底相信,信上羅列出的危害全是真的!所謂的‘逍遙散’,根本就是害人的東西!安東華特意提到的一句話,更是讓他渾身都發冷。安東華在密信上說,交州已經出現了這種害人的東西,卻不知道其他地方是不是也有。倘若百姓都用了這種‘逍遙散’,大羲朝豈不再無可用之兵?

如今大羲朝剛剛建朝才沒多少年,不說內憂,光是外患就有不少。倘若‘逍遙散’這種害人的東西真的流傳開,大羲朝豈不是要毀於一旦?

皇帝越想越心驚,趕緊招來了心腹商議,一定要把‘逍遙散’的事情給查清楚,絕不能由著這種害人的東西氾濫開!

此時皇帝還不知道,‘逍遙散’早已秘密地氾濫開,好在這東西價格昂貴,只在很少的一部分人之類流傳,情況還不算太糟。

皇帝擔心鬧得民心不穩,並不敢大肆宣揚,只派了心腹秘密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