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韓遂卻沒有慌忙,而是等著馬騰邀請。
馬騰傳信後,韓遂才理所當然的發兵來援。
如此一來,雙方的局面成了韓遂佔據主動位置,畢竟他是救援的人。
兩人屯兵槐裡縣,一邊商議應對王燦的計策,一邊派人探查長安城的動靜。當王燦誅殺朝中官員,以及滅掉董承和伏完家族的訊息傳回來,兩人都震驚了,感覺心中涼涼的。但是,韓遂心中卻有了其他的想法。
韓遂考慮清楚後,立刻找來馬騰等人。
他緩緩說道:“兄長,王燦肆無忌憚的誅殺朝中大臣,鬧得長安的官員人人自危。我認為這是我們聯絡長安官員和大族的好機會,那王燦屯兵長安,遲早要發兵攻打西涼。而我們聯絡長安的大族和官員,讓他們作為內應,你看如何?”
馬騰聽了後,心中不以為然。
王燦何許人也?怎麼可能不穩定長安呢?
然而,馬騰自己又想不出辦法,而且他麾下也缺乏出謀劃策的人,只能聽從韓遂的意見。馬騰眉頭微皺,點頭道:“文約言之有理,不知文約如何安排的?”
韓遂朗聲說道:“昔日兄長曾率領大軍殺入長安,擊敗樊稠、張濟等賊子,曾在長安逗留了一段時間,對長安的大族有一定的瞭解。故此,小弟希望兄長派人進入長安,聯絡城中的大族,讓他們作為內應。在關鍵時刻,讓他們引起長安動亂,打亂王燦的陣腳。”
馬騰一聽,立刻想說完不成。
然而,他仔細的尋思一番,又答應了下來。和王燦一戰,還要仰仗韓遂出力。若是現在把韓遂嚇跑了,使得韓遂沒有了迎戰的心思,他豈不是要一個人孤軍作戰。故此,馬騰不管能否完成,都答應了下來。
冀州,鄴城。
這段時間,袁紹一直派兵對曹操動武。
當袁紹得到長安傳回的訊息,知道王燦殺了朝中的大臣後,竟然立刻召集麾下的謀士和武將,連續慶賀了好幾日。
袁紹的用意,是慶賀王燦殺死了朝中沒用的大臣。
宴席上,袁紹甚至說王燦該多殺幾個大臣。
將朝中大臣殺完了,大漢朝就真的完了。然而,現在留下了一些大臣,讓袁紹非常抓狂,覺得王燦不夠猖狂啊!其實,袁紹比袁術更想稱帝,他一心想將袁氏發揚光大,稱帝無疑是最好的辦法。但袁紹麾下的謀士紛紛諫言,他也只能壓下心思。
袁紹聽說王燦殺了一批重要的大臣,心中就很興奮。因為大臣死得越多,忠於漢室的人越少,他登基的阻力也越小。
同時,袁紹對曹操的攻勢也逐漸增強。
袁紹的性格雖然有些缺點,但袁紹的腦子卻好用。他知道王燦解決了西涼的問題後,就會逐鹿中原了,故此袁紹也想加快速度幹掉曹操,將中原的幾大州連成一線,才有足夠的力量擊敗王燦。
兗州,陳留。
這段時間,曹操的壓力非常大。
他已經面臨著北方的軍閥巨擘袁紹的攻擊,時刻都在處理關於北方傳來的訊息,著手應對袁紹。當長安的訊息傳來後,曹操心中震驚了,對王燦的看法又加深了一層,覺得王燦太狠辣了,竟然狂妄到殺死朝中大臣。
不過,相比於他毒殺了皇帝,王燦還略有不如。
漢朝現在名存實亡,但王燦的舉動也有些大,容易引起反彈。當曹操感慨的時候,卻還得應對袁紹的攻勢。
豫州,汝南。
劉備佔據汝南後,還佔據了揚州的一部分。
他以陳宮為軍師,又以張飛作為大將,終於有了完整的體系。因為劉備的根基最淺,所以一直鞏固自身的實力,想盡快增強自身實力。與此同時,劉備還採納陳宮的建議,不斷地派使者去遊說張繡,想讓張繡歸順他。
同時,劉備也派人聯絡劉表,想和劉表結盟。
兩人是同宗,劉備當然要拉攏劉表了。
因此,劉備雖然沒有發動戰爭,卻積極地準備著。當劉備得到王燦誅殺朝中百官的訊息,氣得摔爛了無數的古玩,並且揚言要討伐王燦,為國除賊。可惜,劉備也僅僅是吼幾嗓子而已,卻沒有真正的發兵。
荊州,襄陽。
劉表作為皇室宗親,眼見沒有皇帝繼位,而王燦又公然殺死了朝中百官,更是將董承和伏完兩個國丈殺死並且滅族,讓劉表非常惱火。
一方面,王燦是他的盟友,他要支援王燦。
另一方面,王燦影響到大漢朝的未來,劉表又暗恨王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