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燦擺手說道:“子義,你不願降,我也不為難你,你走吧。”
太史慈神色複雜的看著王燦,默默地轉身離開。
當太史慈走出中軍大帳的瞬間,王燦大喝道:“且慢!”太史慈轉過身,望著王燦,說道:“蜀王后悔了嗎?若是後悔,還來得及。”
王燦搖頭說道:“你的武器尚在軍中,你的坐騎也被殺死,徒步離開,耗時頗多。我有一坐騎名叫烏騅馬,是從西域購買的,神駿無比,能日行千里,今日就送給子義吧,讓它帶我送子義返回吳國。”
當下,王燦吩咐士兵牽來坐騎。
同時,又讓士兵把太史慈的武器拿出來。
呂蒙、龐德、張繡等人看見後,眼中都露出灼熱的目光。
王燦麾下唯有趙雲的白龍駒是王燦送的,其餘各將的戰馬都是從馬場中挑選的上等好馬,沒有王燦賜馬這樣的優待。
太史慈看著牽來的烏騅馬,眼中也閃過一絲火熱。
他也是識貨的人,一眼就看出烏騅馬的不凡。
身為武將,最愛的無非是神兵利器和絕世好馬,王燦把烏騅馬送出,令太史慈心中無比的感動。單是這份重視,就足以令太史慈怦然心動。可惜孫策和周瑜在前,太史慈的心還是沒有動搖,沒有歸順王燦的打算。
太史慈抱拳說道:“蜀王,無功不受祿,這匹馬慈不能要。”
王燦正色道:“子義忠勇無雙,我心中欽佩,當得起這匹好馬。我不能送子義離開,就讓它替我送子義返回,請吧!”
王燦大袖一拂,轉身回到大帳中。
太史慈接過士兵手中的武器,深吸口氣,朝王燦抱拳行了一禮,便翻身上馬,離開了蜀軍大營。夜色濃稠,太史慈連夜離開,返回吳國。
呂蒙一臉的惋惜,嘆息道:“老師,太史慈寧死不降,這樣的人的確可敬,但必定是我軍的敵人。您把烏騅馬贈給太史慈,這是資敵,末將知道老師愛才心切,想著藉此辦法感化太史慈,但太史慈心如鐵石,不可能成功的。”
王燦說道:“能不能成功,將來才知道,現在下定論太早。”
郭嘉點點頭,認同了王燦的說法。
眾將聽了王燦的話,心中都有些不以為然,卻沒有一個人開口勸說。連呂蒙都碰了一鼻子灰,他們勸說也沒用。
Ps:保底三更之二;
第十五卷 定江東 第1123章 魯肅的憂慮
更新時間:2012…5…22 1:22:02 本章字數:3097
秋風起,天氣轉涼。
走在街道上,行人已經能感受到絲絲寒意。
冬日臨近,孫堅好像也成了落幕的老人,眼角出現皺紋,兩鬢斑白,頜下的虯髯染上了風霜,並且一根一根的掉落,日漸稀疏。孫堅已經四十開外,步入了人生的後半段,伴隨著孫策被殺,白髮人送黑髮人更讓孫堅心情低沉,很是傷心。
這一年,可以說是孫堅的災年。
亦或者說,是王燦影響了孫堅的運道。
孫堅和王燦交鋒,老下屬兼老兄弟韓當被龐德一刀殺死,隨後程普中箭病故。現如今,孫策又被賈詡一把大火燒得屍骨無存。
一樁樁,一件件,都讓孫堅難以釋懷。
這段時間,孫權時時入宮,在孫堅膝下盡孝,孫權很少說話,都是多做事。
如此,孫堅對孫權多了幾分認可。
王宮內,孫權一如既往的站在孫堅的旁邊,和孫堅一起處理政事。孫堅抬起頭,沉聲說道:“仲謀,父王若是讓你署理吳國政事,你能辦到嗎?”
孫權神色平靜的說道:“父王年富力強,正值壯年,有父王在,吳國政令暢通,兒子只需要在父王膝下盡孝即可,暫時不用考慮其他事情。”
回答很謹慎,絲毫不提政事。
孫堅雙眸緊緊的盯著孫權,見孫權沒有絲毫變化,反而哈哈大笑起來。
若說孫權心裡面一點想法都沒有,孫堅肯定是不相信的。然而孫權的應對,至少說明孫權有心計,不會把內心的想法說出來,即使他是孫權的父親也不行。
這一點,證明孫權有城府。
程普臨終之前,曾勸孫堅立下世子。
這件事一直在孫堅心中盤旋,但是孫策和孫權之間,可以說是梅蘭竹菊各有千秋,難以抉擇。不過孫策有嫡長子的身份,比孫權略有優勢。孫策驟然去世,使得孫權的地位穩固不可動搖,成了繼承孫堅位置的不二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