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喬面無表情,眼中還是閃過一絲歡喜。
當然,大喬只是對王燦恭維的話感到歡喜,不是因為王燦稱讚她彈奏而歡喜,這兩者是有明顯區別的。
喬公說道:“蔡伯喈精通音律,蜀王是蔡伯喈弟子,想必蜀王也精通音律。”
王燦搖頭道:“喬公,在下只會聽曲,不會彈曲。”
喬公卻搖頭不信,蔡邕和蔡琰是彈奏琴曲的大家,王燦是蔡邕的弟子,怎麼可能不會彈琴呢?喬公認為王燦是自謙,故而又說道:“大喬和小喬為蜀王彈奏一曲,蜀王也回應一曲,請蜀王務必不要推辭。”
大喬和小喬面面相覷,不明白喬公為什麼這麼積極。
王燦說道:“喬公啊,我只會彈奏一支琴曲。”
喬公要的不是王燦彈奏的好壞,只是和王燦拉近關係,笑吟吟的說道:“無妨,無妨,彈琴奏樂是放鬆心情,何必在乎其他的事情呢?”
大喬一翻白眼,露出鄙夷的神情。
小喬哼了聲,翹起小嘴,對老父親的做法很不屑,太沒有原則了。
不過,兩人還坐在廂房中,等著王燦彈奏。
王燦看著侍從搬過來擺在眼前的古琴,不再推辭。即便他說不會,眼前的老傢伙還是要讓他彈奏,乾脆彈一曲。
王燦深吸口氣,等心緒平靜下來後,開始彈奏。
琴音一起,史阿、喬公、大喬和小喬無不臉色大變,表情非常好看。
唯有典韋無動於衷,不為所動。
史阿表情變化是因為王燦彈奏得實在是太差,只能聽出琴曲,難以入耳。史阿在洛陽和長安的時候混跡英雄樓,整日和權貴們打交道,琴曲歌舞是必不可少的東西,所以史阿也是相當懂琴的人。王燦剛開始,史阿就面色漲紅,想笑不敢笑,只能忍著。
喬公、大喬和小喬臉色變化,有王燦彈奏得差的原因,也有其他原因。
王燦彈奏的琴曲很特殊,是司馬相如的古琴曲《鳳求凰》,這首曲子有強烈的代表意義,王燦彈奏出來,變相的表明了心意。
不過,喬公、大喬和小喬的態度又有不同。
喬公眼中閃爍著喜意,心想王燦果然是衝著他的兩個女兒來的。
王燦是蜀國之主,威風赫赫,有問鼎天下的資本,大小喬中的任意一個嫁給王燦都代表喬家未來前途無限。
喬家有了大靠山,喬公欣喜萬分。
大喬秀眉皺起,很不高興,惡狠狠的說道:“小喬,外面的人真不要臉皮,當著眾人的面彈奏《鳳求凰》,可恨,可惱!”小喬知道外面的人王燦,大喬卻不知道,毫不客氣的批判,甚至於有把王燦掃地出門的衝動。
小喬雙手託著下巴,喃喃說道:“雖然彈得差,嗯,是很差很差,但蜀王的勇氣還是不錯的。而且,蜀王不像其餘求親的人,或者是正眼都不敢看我們,或者是眼中帶著濃濃的淫邪味道。蜀王不會這樣,是個好人。”
大喬沒好氣的說道:“小喬,你沒見過蜀王,怎麼知道蜀王是一個好人。”
小喬笑道:“姐姐,我們在山林中遇到的人就是蜀王。”
大喬臉上露出驚訝的神情,果斷的轉身,朝後院走去,小喬也跟著離開。
彈奏結束後,王燦感覺很疲憊。聽著琴曲很舒服,真正讓他自己彈奏,卻又覺得非常困難,而且還難以入耳。
喬公解圍道:“彈琴重在意境,蜀王意境深遠,不錯,不錯!”
王燦哈哈一笑,和喬公應和著。
王燦沒有在琴曲上和喬公糾纏,話題一轉,立刻談論其他的事情。他能彈奏出一曲鳳求凰,全都是蔡琰的功勞,是蔡琰手把手教會的,其餘的琴曲一概不會。王燦不管會不會讓人誤會,只是直愣愣的把琴曲彈奏完了。
喬公有意和王燦交談,雙方交談甚歡,都非常高興。
王燦離開後,喬公急匆匆的來到後院,把大喬和小喬找來。
喬公興奮的問道:“怎麼樣,你們見過蜀王嗎?”
小喬反扭扭捏捏的,反而不說話。大喬見小喬啞巴了,說道:“爹爹,我和小喬出城遊玩,在泉水中泡腳的時候碰到了蜀王。當時蜀王和下屬入山打獵,有一個下屬射擊野鹿的時候弓箭不小心射向小喬,蜀王出手救了小喬,有過一面之緣。”
喬公恍然大悟,說道:“如此說來,王燦是見到了我兒,才會念念不忘。”
小喬說道:“爹爹,哪有你這樣說的。”
喬公捋了捋頜下鬍鬚,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