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5部分

談判價碼抬高,新上臺的首期寺內正毅不僅要求英國在未來戰勝德國後,完全承認日本在中國和太平洋島嶼攫取的既得利益,同時還要在未來重建的國際關係中支援日本的大國地位。與此同時,英國為換取中國派遣勞工支援歐洲戰場,私下向中國北方軍政府政府開出“外交支票”答應世界大戰後協助中國收回山東主權。

得到英國政府的滿意答覆後,日本正式向歐洲派遣了一支艦隊,以裝甲巡洋艦“明石” 號作為旗艦,八艘驅逐艦均為當時日本最新式的驅逐艦。一路獵捕德國商船和襲擊艦,穿過印度洋,抵達英國統治下的地中海要塞馬耳他,並以此為基地,保護協約國通往法國馬賽、義大利塔蘭託和埃及各港口的交通線。

日本艦隊到達馬耳他時,正是協約國在地中海性命攸關之際.其商船損失量達到了創紀錄的三百餘萬噸。英國人甚至準備考慮放棄地中海航線,日本艦隊的到來,無疑是雪中送炭,此後英法增援部隊和中國派遣的戰地勞工都在日本艦隊的護送下,由英屬埃及直航法國。在地中海戰事最緊張的階段,英國乾脆把兩艘驅逐艦和兩艘炮艇交給日本人使用,日本地中海艦隊在最盛時期擁有十七艘戰艦,英國已經不再懷疑日本海軍的戰鬥力。

歐戰的最後一年,日軍護航行動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年初春,德軍在法國北部發動最後一次大反攻,英軍急需從東方獲取人力補充,日本艦隊以最快速度護送了十萬名印度土著士兵和中國勞工到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