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到,現在你叫曹操都是稱他為丞相,而不是大哥了。”蔡琰從建安六年時就注意到了,但她沒有說過,稱呼這個東西,其實是最能體現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了。原先叫大哥,其實在董祀心裡曹操是亦父亦兄的,現在卻更多的是上司,是讓他畏懼的人了。
“想說什麼?”董祀不想談這個,這些年,他大半時間在匈奴也是為了這個,曹操再不是當年的那個可親可近的兄長了。但那是他和曹操之間的問題,與旁人無關。
“沒事,我想問問,你要不要就在這兒定居下來,跟我們一起生活。”蔡琰本就沒打算讓他回答,她只是提一下,讓董祀心裡扎個刺吧罷了。
“師孃去世之後,我不是本來就是跟你們日子多嗎?”董祀苦笑了一下,原先蔡夫人還在時,他其實也只是每年去看看,陪老人住幾天罷了。可是真的蔡夫人不在了,他送蔡夫人與蔡邕合葬之後,突然心裡空了一大塊,原來世上又少了一個讓他牽掛的人。於是每年,他在蔡琰這邊的時間也就更多了。
“若是娘還在,我怎麼會跟你說這個?娘不在了,承兒也死了,有時真想姐姐。”蔡琰輕輕的嘆息了一聲。
蔡圭的兒子羊承與羊老大的長子一同染病,蔡圭照顧不了兩個孩子,於是親自照顧長子,把承兒交給了保姆,結果長子活下了,而承兒卻死了。蔡琰雖然和承兒也沒見過幾次,但聽說了,還是覺得難受,她自己也生了三個孩子,而蔡圭這些年卻只有承兒一個兒子而已,現在承兒也不在了,蔡圭得多麼傷心。
“中原安定了,有時想想,倒想讓姐姐、姐夫離我們住得近點,你也是,家人總是應該住在一起的。”她看了董祀一眼,微笑了一下。
“嗯,大師兄也這麼說,他正在謀上黨的位置,真謀到了,到時就離你們近了。”董祀點頭。
蔡琰笑笑,建安六年那一役之後,南匈奴就衰敗下來,劉豹也獨木難支。現在大單于又在中原‘做客’!說白了,曹大人的刀要舉起來了。可這刀怎麼切,倒讓人有些不安了。
於是她早就寫信給羊老大,讓他積極的謀求上黨太守的位置,那裡就是鉗制匈奴的重要職位,這對劉豹來說很重要。當然,這話她不用跟董祀說的。
“叫我出來只是跟我說這個?”董祀最後的耐心已經磨盡了,蔡琰已經繞了半天的圈子了。從自己的婚事到曹操,再到現在的親情關係,她想讓自己做什麼?
“想跟你談談青萍!”蔡琰笑了起來,董祀還真是沒多大的變化,三十多歲了,還是沉不住氣。
“讓我照顧她?”董祀皺著眉,防備起來,蔡琰不會是讓自己娶了她吧?
“如果曹操真的要蔡琰回去,那麼只能她用蔡琰的名義回去,而你是最重要的證人,你必須在曹操面前肯定她就是蔡琰。”蔡琰卻沒有看董祀,看著遠處,輕輕的嘆道。
“這不用你說我都會這麼做的,如果讓丞相知道你和劉豹的關係,只怕大師兄拿不到上黨的位置。”董祀就事論事。再說,他比蔡琰瞭解曹操,他不會那麼容易信任別人,但自己還是有把握能把青萍變成蔡琰的。更何況這也不是為了蔡琰,一是為了大師兄,二其實也是為了他自己,若是讓人知道蔡琰與劉豹的關係,那這十多年,自己來往兩地,怎麼不讓多疑的曹操會不會有別的想法。
所以,他也傾向於讓青萍代替蔡琰回去,這倒是個好辦法。年齡,氣質都配得上,大家也不會有過多的懷疑,更何況,還有自己和蔡圭來確定,青萍以假亂真一點問題也沒有。
“謝謝你,我答應她了,如果她在漢地住不慣了,就讓她回來,她喜歡孩子們,你到時幫我帶她回來。”
“行了,你還真是小心,這點小事我還能做不到?”董祀搖頭,有點看不上蔡琰的小心翼翼了。不管別的,就算是為了孩子們,他也該照顧一二的,再說了,這十多年,他也是一路看下來的,青萍比蔡琰做得好,真把青萍弄回去了,她上哪去找這麼好的內管家,孩子們上哪找這麼好的漢文老師?
蔡琰也算是出名的才女了,可是跟青萍這樣的一比,倒還真是不同了,蔡琰更重實際,她對詩詞歌賦一類的,倒是差一些,但青萍不同,蔡琰書房那些書,現在看得比蔡琰還熟的就是青萍了。
因為她是要教孩子們,而蔡琰說讓孩子背書是對孩子摧殘,於是她只好自己拼命著念熟了,再講給孩子們聽,讓他們能多少聽進去點。
而蔡琰通常是搗亂的那個,她似乎並不希望孩子們讀那麼多書,能吃能玩就好了。於是青萍天天跟孩子們鬥智鬥勇之外,還得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