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
太子殿下張口就朗誦了這首元好問的《同兒輩賦未開海棠二首》。康熙點了點頭,“選的詩倒是取巧。那你和皇阿瑪說說,這首詩以你的理解,主要說的是什麼?”
“回皇阿瑪問話。兒臣喜歡最後一句‘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引自唐朝大詩仙李白的那首《贈韋侍御黃裳二首》中的‘願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
“兒臣以為這是元好問先生在自己前途無望的時候,年老歸家,藉助詩詞,滿懷希望的對兒輩們諄諄教誨,要穩重不要爭一時之氣。”
頓了頓,小太子站起身,躬身施了一禮,面容恭敬,滿眼的濡慕之情,“兒臣感受到皇阿瑪對兒臣,和大哥,三弟,四弟,五弟,還有六弟,也有同樣的期望。兒臣和哥哥弟弟們一定努力進學,不負皇阿瑪的期望。”
康熙皇帝點了點頭,“恩。不錯,保成能理解皇阿瑪的這份期待,很好。一直關心指導兄弟們的功課,做的也很好。”
對於這首詩的理解雖然尚趨於表面,但還是不錯的。畢竟才六歲稚童,豈能理解元好問先生暮年失意的心境。
能知道體諒皇阿瑪的這份苦心,已經是極為難得。
太子小小年紀,天分如此顯露,康熙皇帝總是提著心,害怕“傷仲永”,害怕“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更害怕太子在他沒保護到的地方,被有心的逆臣賊子們傷到。
天資過人,更是非常人可及的聰慧靈敏,作為一個皇阿瑪,當然是最珍惜太子的這份才華的,也越發的疼愛他,想要把他護的好好的。
這是愛新覺羅家族列祖列宗的保佑,得天之幸,才有如此佳兒。
可是同樣是因為深愛太子,他更不想看到太子沉迷進去鑽研這些,屬於“下九流”,不務正業的奇門巧技。
保成是太子,大清國的儲君,這是不能也不會有更改的。
既然不喜歡西方傳教士,那就不喜歡。漢人也行,只要品行忠厚,沒有二心,召進宮也可以。太子還年幼,容易被有心之人引誘,身為皇阿瑪,總是要多費點心,都給把好關就是了。
不論是偶爾和小太子互通書信的鐵匠處的戴鋅,還是今天提及的揚州黃履莊,雖是漢人出身,有點恃才傲物,但是人品方面卻是沒有問題的。
匠人嘛總是痴傻單純,只要他們老老實實的不涉及政事,康熙皇帝還是容得下的。
從小因為先皇帝的關係,深受滿漢之分之苦的康熙皇帝能做出如此的讓步,一片慈父心腸著實讓人可敬。
第15章 火器05
從昨晚上到現在,康熙皇帝一直在思索,想著怎麼和太子解釋這些道理,可是又怕太子年幼不理解,反而執拗任性的鬧起來,讓他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此刻他終於可以吐出這口鬱氣,自覺身心輕鬆不少。
感動於小太子小小年紀就如此聰慧貼心,又覺著小太子若有一點點,稍稍像大阿哥,憨吃憨長的樣兒,才是更好。
康熙皇帝覺得他作為一位好皇帝,一位好皇阿瑪,真的是要操碎了心。
傍邊的四阿哥卻是眼冒星星,對著最喜歡的太子二哥,一臉崇拜。“太子二哥好,皇阿瑪。太子二哥好。”
“太子二哥好,胤禛要乖乖的聽你太子二哥的指導。先把三字經認全嘍。”
“胤禛乖,皇阿瑪。胤禛聽太子二哥的,認字,吃飯,快快長大做巴圖魯。” 四阿哥握拳,挺起他的三頭身。肉呼呼的奶娃娃身體,努力做出一副英勇的樣子,把康熙皇帝逗得哈哈大笑。
轉頭一看,小太子還在那看著那簇沒開花的海棠。
知子莫若父,“梁九功,找兩個琺琅瓶,做倆海棠插花,給太皇太后,皇太后送去賞玩。就說是我們太子殿下的孝心。”
“兒臣謝皇阿瑪。” 正琢磨著怎麼開口的胤礽,聞言,趕緊的行禮道謝。
看著時辰不早了,爺倆就一起把四阿哥胤禛送回景仁宮。康熙皇帝自是召集臣宮們商議國事,太子殿下則是去上他的布庫課。
布庫是也就是摔跤的滿語說法,也叫撩腳,或撩跤、摜跤,是由滿族古代遊戲“騎馬打仗”演變而來的。摔跤選手身穿特質的短袖跤衣,一方摔倒著地,即分輸贏,主要是鍛鍊人的體力,毅力,動作技巧等等。
而大清皇室愛新覺羅家族是女真族的後裔,在女真族的生活中自來就有“摔跤賭羊”的習慣。
在大清皇室入主中原以後,更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