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英方馬爾戛尼、喬治。貢斯與巴羅。柯蒂維三人,只是偶爾從阿桂或者福隆安那裡再接收到一點兒所謂的朝廷的意思。而阿桂跟福隆安也總算見識到了什麼才是真正地唇槍舌戰。比起以往在朝廷上地那些黨爭。或者那些文人雅士之間的詩籌唱和、經文之論,這場在陽澄村的嘴戰讓他們大開眼界。雖然何貴與馬爾戛尼等人的討價還價顯得有些市儈,但兩人此刻誰也沒有這種感覺,因為雙方你來我往,每一句話都有可能代表著巨大的疆域。或者是幾十萬乃至上百萬的金銀。甚至是某一方今後數年乃至數十年的政策或者國家與將士們的尊嚴,這些東西可都是實實在在的。不管哪一項,誰敢說不重要?誰要敢說這樣市儈,他們兩個現在就敢當場剁了那傢伙。所以,即便只是旁聽,他們也不敢有絲毫分心,生怕何貴嘴巴太快,一下了就把什麼東西給弄錯了,而同時,他們又大感刺激過癮,對何貴地見識與能力再次刮目相看。
就這樣,時間不知不覺的過去,阿桂跟福隆安卻被眼前的談判刺激的精神高昂,而正當他們想要繼續見識這種“毫無謙讓之德,毫釐之爭亦不放鬆,爭執之言如真刀真槍般犀利”的談判風格地時候,卻突然覺得兩隻耳朵裡變得寂靜了下來。兩人茫然了好一會兒,才明白過來原來何貴他們已經談完了!
“還真快!”阿桂兩人看了看外面依舊大亮地天色,都暗暗心道。不過這樣也好,談判越快結束就越符合朝廷的利益。畢竟,雖然朝廷已經盡力封鎖了訊息,可民間地傳聞依舊可怕。早幾天宣佈英夷已經退卻比延遲幾天甚至個把月宣佈所達成的效果是不同的。
“現在就定約簽字嗎?”
馬爾戛尼的問話又傳了過來。不過,這一回,這位英國勳爵的目光不再如先前那樣一直盯著何貴了,而是對準了阿桂。
“該怎麼著就怎麼著吧!”阿桂在笑,只是這老頭的笑容卻微微帶些苦色:“呵呵,老夫還是頭一次被人逼著籤這種東西。”
“老中堂,這字還是我來籤吧!”福隆安突然說道。阿桂說的沒錯,雖然根據剛才聽到的內容,雙方達成的協議確實達到了乾隆“不失尊嚴”的要求,清廷也只是需要開放通商就可以了。可是,畢竟這一次的談判是被人用武力逼迫著來的,這個字如果簽了,絕對將是一生的汙點。阿桂一輩子英名遠播,實在是相當不宜,他本身就沒有過什麼武勇之名,所以就打算爭過這個定約權,以此來彌補跟阿桂之間的那一絲裂痕。
“這場談判從開始就一直是我在說話。最後也當然是我代表朝廷簽訂!你們爭什麼?”何貴突然插進來,毫不客氣的對阿桂跟福隆安說道。
正文 第二百九十三章 議論
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初。
因為英國人突然翻臉進攻大清國東部沿海,進而威脅漕運、京畿以及奉天等重要地區的安全所帶來的緊張感與壓迫感終於消逝了。雖然朝廷封鎖了訊息,但北京城不是能夠存住秘密的地方,所以,訊息傳開之後,上至皇子親王,下至販夫走卒無不長出了一口氣。
這段時間,紫禁城裡的那位乾隆老皇帝可是接連發了多少次的脾氣。不知道有多少人都被狠狠的收拾了一通,而且被收拾的還不只是普通的官員權貴,甚至就連那位最得寵的和和中堂也因為私娶英夷女子,外帶著在接待英夷使團之時沒有看出其狼子野心而被連降三級,被罰在家閉門思過。坊間甚至還有傳聞,說要不是這位和中堂有位甚得乾隆寵愛的好兒媳婦兒固倫和孝公主出面求情,連那新娶的英夷女子也保不住呢!而除此之外,聽說還有幾位皇子皇孫因為在這緊張時期肆意玩樂而被奪了爵位。
不過,現在這些都已經過去了。從江蘇傳來了好訊息。福康安福大帥英明神武,接到聖旨以兩江總督之職總領四省海防事務之後,安排各省軍兵接連四處出擊,打了好幾個勝仗,總算將那幫西方蠻夷給打服了,逼得前段時間氣焰驕狂不可一世的英國人偃旗息鼓。接著,新上任的閩浙總督何貴何制臺出馬,仗著一副伶牙俐嘴與福康安福大帥的赫赫軍威,說的英使馬爾戛尼再次俯首稱臣,不僅保證從此不敢再來侵犯大清海疆。而且還要賠償白銀三百六十七萬兩,以此做為對大清國受害百姓地賠償。此外,那英使馬爾戛尼還要再次進京,不過這一回這傢伙可就不是來搞什麼朝覲,而是請罪來了。
於是,一時間。緊張變成了熱鬧。人們都紛紛議論那位福大帥的神武,至於負責跟英夷談判的那位何制臺。倒是很少有人提及。
“要不說咱們皇上是聖明天子呢。聖明,自然就洪福齊天。他老人家會選人吶!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