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族長自然是想到了當初。
那時候,頭頂的大王剛換了。
說實在的,那會兒,朝廷召丁報軍役,說是待遇從優。
可老百姓哪信啊?
朝廷的信譽,至少,前朝是毀個七七八八。還是那安家的費用,那是真正的起了召到了壯丁報兵役的原由。
可這朝廷當時也奇怪,人數上並不要求太多。還必需要各村至少有一到兩個名額的。
當然,胡族長肯定不會懂。
當初的東屠國剛佔了這京府道等的疆域,那時候要穩定了統治?
如何最好。
自然是吸收了當地的勢力,表示了善意嘛。
說實在的。到如此,胡二愣是不懂太多的道理,他沒讀過書的。在軍中啊,那也是依然有機會了,還是讀不進去。
不是讀書的料子。
胡二愣啊,每後悔的就是自己太笨。想他若真讀書了,識文了,立功後能升遷進了武學堂,那肯定能邁入了軍官的階層。
可不識字,不會讀書,就是一道障礙,讓胡二愣沒有了再上進的機會。哪怕立功了,也不過是更多的賞賜罷了。
第160章
雖然在軍中,沒能當上了軍官。
可士兵服役日久,有軍功的話,除了可領取對等軍功的賞賜外,也是能升了軍餉的。
軍餉,在東屠國的軍隊裡。除了參加的田地外,便是軍中給吃給住。
說實話,在軍中,胡二愣是頭一回吃了飽。打小時候起,胡二愣就沒吃過飽飯,這個時代裡,普通的百姓,誰不是如此的過活呢。
或者說,老百姓的孩子,沒餓死都算得命大了。
胡二愣小時候,除了大哥外,也是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的。只不過,那些年家中窮的,妹妹是活活餓死的。
至於弟弟?
兩個弟弟是病死的,家裡窮,沒能治病了。
窮人,是生不起病的。
至於胡二愣的爹,那一個漢子。為了養家,除了佃種地主的地外,還在去縣城裡打活。這外寒來暑往的,養活家中的妻兒,也依然困苦。
要小時候,胡二愣餓了怎麼辦?
餓慌了,只能喝了水。喝了水,就能騙了自己吃飽了。
就是這般慢慢長大了。胡二愣的爹,在一次給官府的徭役裡,就是丟了性命。百姓服徭役,沒錢頂了徭役,就得出了人力。
年年服徭役,自帶吃食。
說實話,就是想吃個飽,以胡二愣幼時的家中情況,那不可能的。在胡二愣的爹死後,他家的情況就更慘了。
沒了當家的頂樑柱,那日子真是水深火熱。
連他爹的葬禮,胡二愣家都辦不起。唯村中的族叔幫襯,才是勉強的葬了一個小墳。
一切的改變……
也許是頭頂的官府變了。
宣文元年。
那一年,官府派了官差,十里八鄉的村村通知。
那是一個改變了胡二愣命運的時刻。參軍,參軍,胡二愣為了安家費,為了吃一口飯,不想讓老孃和大哥繼續的捱餓。
因為,那個春黃不接的春季,胡家已經沒口糧了。
求了族叔這個族長做保,胡二愣參軍了,去吃兵糧了。
當然,那時候參軍,沒說什麼給田產的。只是說,給了安家費。當然,東屠國的軍隊,也不是全給了田產的。那得正規軍,那得當上了正兵。
胡二愣永遠記得,他頭一回離開了小湖村時,那種不捨得。他以為,他離開了,再也回不來。所以,胡二愣給他娘磕了頭,求大哥往後代他孝順了老孃。
老孃的哭聲,大哥的嗚咽。
往後的年月裡,多少回在胡二愣的耳邊迴響。
軍隊啊,入伍後。
胡二愣頭一回吃飽了飯。
當然,頭三軍入伍後,軍隊是限了飯量的。胡二愣都感覺沒吃飯,感覺自己的胃,就像是一個無底洞。
後來。
胡二愣才知道,軍隊為何頭三天,給限了飯量。
因為,軍隊裡曾經出現過,剛參軍時,有人吃飯沒節制,活活撐死了。
沒餓死,卻是活活撐死了。
這不是笑話,而是事實。
胡二愣想,若是他入伍開始時,沒被限缺了飯量的話,可能他也是撐死中的一個零頭。吃飽飯,真好啊。
沒餓過三天的人,不會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