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路有一個名字叫“三合路”。至於這鋪路的材料,卻是沒打探出來了。不過,明陽老道士多獨的眼光,他覺得這裡面有蹊蹺啊。
因為,明陽老道士看的出來,那星州城的城牆,跟這鋪路的似乎是一種石板材料。
只是,明陽老道士怎麼都想通,這到底是什麼材料,能這般結實了,還能混然一體?
奇哉,妙哉。
可以說,在這小小的東屠國內,讓明陽老道士驚奇的還有更多。
除了這小小之國的富裕,就這小小之國的武力。
來來往往裡,那些男子人人是持了刀劍的。當然,這個刀劍有些異樣,跟中土的刀劍不同。明陽老道士也是尋問過了。
聽東屠國的當地人講,那似刀似劍的武器,在當地的名字叫“刺刀”。
這個名字,有些怪異。
可那刺刀在明陽老道士的眼中,卻是利器,殺人的利器。
當然,最主要還是這東屠國的吃食。在客棧之時,明陽老道士就發現了,這裡的飯菜,有一種就什麼鯨肉的食物,那可謂是便宜的。
這地方吃肉不貴,來來往往裡,明陽老道士也是尋問了物價。發現這東屠國內,食物的價格真是便宜啊。
想來這小小之國。
倒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
許是有這等好奇,明陽老道士就是忍不住一種本能,所以,他開了靈眼。他想瞧一瞧這個小國的氣運。
這靈眼一開……
明陽老道士就是驚嚇住了。
那王城的王宮方向,明陽老道士瞧見了一條的龍鬚赤鯉,其身上的氣運如豔麗的火燒雲的紅色。
這倒也罷了。
這明明非是蛟龍的龍鬚赤鯉,居然盤繞在這座星州城的王宮方向,那是由氣運之光形城了一根小小的龍柱。
龍柱?
在明陽老道士的心中,能立龍柱者,非是蛟龍不可成。
可這小小的東屠國,卻是一個小小的蠻人之王,還是一個假王。治下不過幾萬人,居然也能成就龍柱?
這是嚇到了明陽老道士啊。
龍柱能立,那說明了天命的眷顧。
“這怎麼可能?”
“這莫非是真王出世?”
由不得明陽老道士一驚啊。可明陽老道士難以接受的原由,不是這東屠國這般一個齷齪小國,有什麼資格?
要知道,大晉治下的版圖是這個東屠小國的上萬倍。四百餘萬里面積啊,這麼一個四百餘里的小島國,憑什麼能有潛龍?
憑什麼能得天命的眷顧,立下龍柱?
第121章
對於所謂的天命,修了大半輩子的明陽老道士完全接受不能。
因為,他是司馬氏的子孫,他是大晉朝的宗室出生。他的出身就決定了,他的立場。哪怕是世外的修行之人,同樣有他的立場。
這就是階級的站隊。
當然,更可能是明陽老道士已經上了大晉朝廷的這一艘船,他肯定是在乎了他自己的前途與性命。
“不行,貧道得好好探一探,這個東屠國的底。”
這時候,明陽老道士已經下定了決心,要好好的探一探這個所謂的東屠國了。
秋末時分,對於東屠國的天氣而言是不錯的。
因為,這是一個處於大海之上,有暖流經過的國度。所以,這裡的秋末時節,是非常宜人的季節。
哪怕是秋末呢,也依然是非常不錯的時節。
等過了秋。
至於冬至節時。
這一天的星州城,那是熱鬧的非凡。
明陽老道士已經從客棧的小二那裡,打探到了訊息。據說,這冬至節時,東屠國的大王和王后,會一起去星州城外的地壇裡,祭祀了宗廟祖先。
於是。
這一天的王駕出行,百姓自然是可以觀看的。
要知道,那可是大王和王后,這可是給東屠國的百姓帶上了富裕安寧生活的主宰,在百姓們的心中。
這大王和王后自然是神聖的。
這時代的封建王朝裡,哪個國度的君王,都是天授君權。
對於東屠國這等小國而言,王駕出行。倒不如說,是騎兵的隊伍護送,那東屠國的大王和王后,一起乘坐了馬車。
明陽老道士自然就是有心想檢視了情況。
而星州城的王宮之中。
這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