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2部分

王族手中,打這方面的主意,實在是不大靠譜。季宣和就算不以為意,他也不打算在太歲頭上動土,維持現狀就可以了。

軍隊上不能動手腳,那就只能著眼民生了。

吃穿住行,在不動用現代化裝置的情況下,錦朝大部分行業都已經發展到了極致,特別是吃穿和行,能切入的地方實在不多。住的話,這事麻煩得很,以現有技術,造個兩層樓一點問題都沒有,三層樓就只能搭建木屋。這麼一盤算,這些方面也沒必要動。

其他方面,農業才是與百姓息息相關的行業。高產作物可以每年增加個一兩個品種。農具上,耕梨之類已經足夠好,一比較,季宣和發現竟然只有打稻桶還沒有出現。這東西處理水稻很是方便,只要費點腳力就行。難就難在可以旋轉的葉齒製作上,這玩意做起來還挺麻煩,季宣和也懶得費事,直接將圖紙交給世子,剩下他一概不管了。

他還要忙著和邵雲辰一起改進織布機,這東西他暫時不想交出去,先讓自家親戚賺到了再說。

沒有電,所有器具能改進的幅度有限,織布機和配套的紡紗機自也逃脫不了這個規則。能提高几成效率,在季宣和眼中也就那樣,在織工們眼中可就了不得,一個個對新式機器愛不釋手,好似許久沒進葷腥的餓狼般盯著,直看得季宣和同邵雲辰起了滿身雞皮疙瘩,兩人趕緊從織坊中撤出來。再待下去,織工們就該盯著他們流口水了,實在是熱情的讓人承受不住。

良種分配,第一次是僧多粥少,不少人想要而不得,待收穫幾季後,這種情況就大為改善,自此錦朝大部分田地都種上了高產糧種。

歲月如梭,光陰似箭,一晃三年過去。

如今的錦朝已經大變樣,百姓不說日子過得多好,至少食不果腹的人少了許多,大多數人都對現在的生活很是滿意。

世子已經開始跟著安王辦事,季宣和教的本就不是錦朝最重視的經史子集等,陳煜一到年紀,他的使命也就完成,現在出任工部左侍郎,正三品,只有工部尚書這麼一位直屬上司。能做到尚書職位的,除了極個別運氣逆天的人,通常都是人情練達之人,加之訊息靈通,知道季宣和是能同安王說的上話之人,不會故意為難他。

只要不觸犯他的底線,季宣和還是一個很好相處的人。工部裡頭唯三的高官氣氛一派和諧,底下官員自是不會那麼沒眼色的上前挑釁。季宣和日子過得很舒暢,當然,偶爾的矛盾無法避免,不過都沒鬧大,旁人隨意勸解一二,當事人就借坡下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大部分官員為人都極為圓滑,輕易不會得罪人,更不會動不得就與他人結仇,這不是嫌自己死得不夠快嗎?

季宣和所在工部只是錦安郡的中央官府,要是放在錦朝六部中,這可就沒有那麼和諧了。那裡是無風都要起三尺浪,更不用說意見向左時,辯駁都能上升到疑似吵架的高度。可想而知,在這種環境下處理公務,得有多水深火熱。

明知如此,卻很少有官員會退縮。考科舉不容易,好不容易入仕,日常鬧騰一些,費點腦子,正好鍛鍊鍛鍊口才,只要承受的住那樣的環境,其實也沒什麼。

季宣和就有幸見到過一回,一個個文官穿著威嚴的官服,說話不帶髒字,卻能將人說的面紅耳赤。索性爭論的幾方早就練出了一身口才,反駁的言論同樣高水準。真正是,你來我往,唇槍舌劍,非一般人能擔當。

這要換個普通百姓過來,估計能不能聽懂都還是個問題。如今這年頭,當個官也不容易,嘴皮子不利索,在錦朝中央官府,根本出不了頭,申請外調反而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季宣和所在工部顯然沒有這樣的水準,他倒是覺得中央官員瞭解一些外邦人的國情,大概就能勝任外交大臣這一職務了。有了這些人的存在,錦朝以後再也不用擔心缺乏這方面的能人。

除了最開始那一回,其他新良種都是直接交給安王,等第二季時,季宣和他們才會和文府以及潘家一起,這時,已經有部分人跟著一起種,也就不那麼打眼。

不少人都在打聽後續良種的來源,雖然他們都在猜測是不是季宣和提供的,畢竟根據第一回探聽到的訊息,很有可能就是他弄到的資源,但因著沒有實證,中間還有安王為他保駕護航,除了另外四郡王爺,其他官員想從安王這裡撬開一絲縫隙,這難度太大,他們至今未曾辦到。

有時候人並不一定手握證據才能懷疑一個人,要想知道,最快的途徑莫過於直接動手,將人給抓了,審問一下,他還能翻了天去?

這樣想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