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季家的佃戶,幾乎都嚐到了甜頭。除了第一次,之後每一回,佃戶都是緊跟東家的腳步走,絕不多走一步,也不少走一步,規範得很。要說誰家最為得益,那非楊樹林家不可。
原本一大家子幾十口人,都窩在六七間泥瓦房中,飯也吃不飽,房子也住不開。誰想博了那麼一次,楊家就起來了。
如今,楊家又起了好幾間泥瓦房,住的比以前寬敞多了,之前的債務還清不說,還有部分結餘。嫁娶上也好了許多,他們家兒郎再不愁娶不到媳婦了。
為了感謝東家,每次邵雲辰去巡查時,楊家都會備上一些山貨以表謝意。邵雲辰沒有反對,見他們送的實惠,並不值多少錢,貴在心意,他便收下了。
第一次邵雲辰沒有準備,就沒有回禮。他手邊的東西對於農家來說,太過值錢,給他們反倒不美,便決定等下一次帶上一些自家織坊出產,實用,但又不貴的布料,當作回禮正合適。
楊家是真心實意感謝,他們絕不會想到,就因為心意赤誠,卻得到了意外的回報,家中孩子們穿著嶄新的棉布衣衫,一個個笑逐顏開,邊上的大人們也看得直樂呵。
☆、134|3。12
有些事情,季宣和不在意,並不代表別人不會為了怕被人牽累,從而導致不能得到和其他人相當的利益,而順水推舟一把。
靖王其實也沒做什麼,只是對季錦嫻的寵愛稍微減了一些。就這樣,季家的日子較以往就難過多了。
說實話,憑季大老爺的能力,能坐上三品官,和自己大女兒當了靖王側妃有莫大關係。現在大女兒雖然沒有被冷落,但少了些寵愛,他那邊也就受到了對應的衝擊。幅度不大,點點滴滴加起來,卻讓人無法不在意。
季錦嫻得到靖王的寵愛減少,她的兒子自然也被牽累。有時候事情就是這樣,牽一髮而動全身,一個人的好壞,能影響到許多人。特別是像她這樣,孃家因她而高升,反之亦成立。
若只是這樣也就罷了,季錦嫻的對手可不會放過她。這麼好的機會擺在眼前,放過實在太可惜了。種種原因加在一起,季錦嫻的日子格外難熬。
有對比才知道她以前的日子過得有多好。
季錦嫻不比從前,她過了那麼多年錦衣玉食,高高在上的日子,忍耐力自是比剛進靖王后院時要小一些。生活稍微差上一些,不歸她管的婢僕態度略微怠慢一些,這就夠她受了。說是水深火熱有些過了,至少上前趕著奉承她的人變少了,想踩著她上位的人變多了。
見到大女兒寵愛稍不如從前,季大夫人很是擔憂。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季大老爺不說扶不扶得上牆頭,至少能力不是很強是肯定的,要是沒有大女兒,估計季大老爺不會有現在的官階。
現在大女兒那出了點小問題,季家就受到了影響,季大夫人擔憂大女兒的同時,也在擔心季家。她想來想去,也沒想出來靖王為何如此,沒有新寵上位,那是何故?猜不出來,最終這通埋怨就落到了季宣和頭上。
季大夫人這次也算是歪打正著,季錦嫻這番遭遇,確實和季宣和有莫大關係。靖王為了利益考慮,才會對被他寵愛多年的季錦嫻略有冷落,同樣,他也不捨得自己寵了多年的女人,所以才會出現當下這樣的情形。
其實靖王多慮了,季宣和要是真對他父家如此耿耿於懷,他早就動手了,哪裡需要藉助旁人的手?
當然,他父家出現問題,季宣和也樂得看熱鬧。
邵家當家主母王夫人也遭受了來自族人的打擊。沒辦法,很多人都有無視自己錯誤的天性。當初,邵家族人也參與了將邵雲辰這個嫡子出嫁的行動中,沒有族中有話事權的長輩們同意,王夫人是決計不敢將他嫁人的。
現在嗎,一切過錯都推到了王夫人身上,源頭在她身上,不把矛頭指向她,還能指向誰?
關乎到自身利益的事,誰都很在意,現在不能仗著邵家是季宣和親家的關係得到照拂,這筆損失不算不知道,一算下來,可真就讓人扼腕嘆息。
王夫人便成了邵家之所以會這般的替罪羊,自此她的日子就沒那麼順當了。邵大老爺對自己的夫人也多有不滿,卻不能休了她,畢竟王夫人做下此事,大家都有份,包括他自己,要是當初沒有經他的同意,王夫人哪來這個膽子?所以說兩人可以說是狗咬狗一嘴毛,這日子過得有夠熱鬧,在旁人看來別提有多歡樂。
很多事大抵都是如此,生活一不順暢,落井下石,捧高踩低,這樣的事就會隨之而來,沒有多少幸運的人能逃脫這一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