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部分

頭髮。

季宣和快速洗完澡,換上乾淨溫熱的衣衫,坐在炕邊等候。輪到邵雲辰時,方才的一切又來了一遍,只不過這回換成季宣和幫邵雲辰擦背。

當一切重歸寧靜,已是子夜時分。兩人窩在同一個被窩裡,手搭在彼此的腰間,彷彿互相擁有了對方。室內一片靜謐祥和。

翌日等兩人起來時,邱伯他們已經分頭行動,去定製沈清齊山兩人的成親用品。這些事不用季宣和夫夫操心,兩人決定去看看鋪子。

季家兩個鋪子都在正月初十那天開門營業,今天是正月十六,客流量都還不錯。特別是雜貨鋪,上門買東西的人很多。一個冬天過去了,元宵節走親訪友順便出來採買的著實不少。

雲記布莊那也圍了不少人,趁著手頭還有點閒錢,花上一些也無妨。再晚一些,錢擱手裡久了,恐怕就捨不得花了。

雲記布莊經營的是中低檔次的布料,多以棉布麻布為主,一尺價格從幾文到幾十文不等。越便宜的布銷量越大,也因為便宜,賣出一大堆也賺不了幾個錢。

邵雲辰沒有嫌棄低價布利潤薄,他家布在康平縣城很是尋常,自是能賺一點是一點。

☆、第3章 。17城

去年年成不好,糧食歉收連帶著生意也不好做。也就是年節期間,不管窮還是富,好賴都會買些年貨,等出了正月,估計生意就會回落。

康平縣轄下一年只種一季作物,到秋收前,估計百姓們都會捂緊手中的錢糧,今年無論哪個檔次的生意都難做。

季家雜貨鋪還好說,在季宣和看來,已經不能稱其為雜貨鋪了,凡是個頭不大的物品,從針線零嘴,到鍋碗瓢盆,那是應有盡有,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康平縣城像這樣的雜貨鋪子還有幾家,分散在各條街上,每家都有一些固定的客源,相互間競爭性沒那麼強。

雲記布莊和雜貨鋪子不同,做布匹生意的,同一條街上就有好幾家。好在面對的顧客層次不同,競爭沒有趨於白熱化。

還沒出正月,已經能看出來百姓的消費能力下降了。往常能買得起中等布料的家庭,如今也算計著銀錢,買上一些中等布料,再搭配著稍次一些的布料,好為家裡省些銀錢。

同樣的,往年就盡揀著便宜料子買的貧家人,如今更是能不買就不買,勢必要將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勤儉持家美德發揚光大。

再如何,像季家雜貨鋪和雲記布莊這樣擁有自己鋪面的店鋪,除非進貨被人騙了,否則虧本是不會的,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季宣和決定在康平縣城住段日子,因著甄老夫子還在楊家埠,縐氏帶著女兒蓮悠回楊家埠季宅做飯,季宣和他們的飯食則由段媽媽先管著。

季宣和也是臨時起意,昨天來看元宵節燈會,一行人只各帶了一套備用衣衫,這次竹意和段媽媽也跟著回楊家埠,將留在康平縣城一眾人等的衣物用具都拿齊。齊山駕車送她們回去,在城門關閉前趕回即可。

季宣和準備開的是海鮮乾貨鋪子,鮮貨不容易儲存,損壞率高,一個弄不好就容易虧本。乾貨儲存時間長,藉著地利之便,能以很低的價格進貨,想虧本都難。不過也因為這樣,利潤也不厚。

當初雲記布莊開業時,掌櫃帳房尋了許久方才找到合適的。從那時起,季宣和就對此上了心,雜貨鋪子和雲記布莊自此開始培養學徒。如今幾年過去了,二掌櫃二帳房技藝已經學得差不多,獨當一面還有些難度,讓大掌櫃他們帶一帶,應該能支撐起一個鋪子。

尋鋪子不著急,作坊還沒開起來,現在就籌備好鋪子,沒有貨源就只能同其他兩個鋪子那樣,需要到別家進貨。現在慢慢尋摸著,有合適的早些入手也沒問題,暫時空著或進一批貨都不打緊,沒合適的他也不強求,作坊和鋪子並非就要聯動,無論哪一樣都能單獨存在。

元宵節剛過,這個時候賣鋪子的不多,一時半會還真不好找。季宣和連著看了幾天,就宣告放棄,還是讓邱伯平時多留意,現在這個時候找鋪子確實不大合適。

鋪子一時三刻見不到影子,沈清齊山兩人的成親用品倒是準備的如火如荼。物件都很一般,畢竟只是護院,邵雲辰必須開好這個頭,以後就能照章辦事。器重的多出些銀子,平平常常的,主子意思意思就成,由他們自己操心去。

不再跟著邱伯東奔西跑看鋪子之後,季宣和就閒了下來。甄老夫子不在,他和邵雲辰上午不用學四書五經,閒工夫很多。季宣和帶著邵雲辰去看了幾場戲,兩人沒在大堂裡看,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