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就不錯了,如今看來,大娘嫁得固然不錯,四娘卻還要更勝一籌,反倒是原配留下的二孃,差點敗光了顧家的名聲。
告退出來之後,碧霄忍不住吐舌頭:“您可真厲害,郎君方才還怒氣衝衝地訓斥您呢,轉眼就被您三言兩語地解決了,順帶又誆了一筆嫁妝!”
“什麼叫誆了一筆嫁妝,你這是找打呢!”顧香生故作惱怒,伸手去擰她的臉頰。“阿爹的心思不難猜,誰敢說他名不副實,那便是觸了他的逆鱗,我在酒肆裡出言的時候就料準了,誰都有可能說我衝動,偏生父親大人是不會的!”
碧霄機靈地補充:“而且郎君對您這門婚事,是再滿意不過了。”
連焦太夫人對這門婚事,都還存著三分隱憂呢,顧家上下,唯有顧經歡喜得很,彷彿在女兒身上實現了自己的政治夙願。
讀得聖賢書,致君堯舜上,這就是顧經的願望,而在他心目中,唯有元后所生的思王,在文人中風評甚好的思王,能夠實現他的這個願望。
這一點,連碧霄一個小婢女都看出來了。
顧香生搖頭失笑。
☆、第52章
十月中,顧畫生的婚事如期進行,相比顧琴生的婚事,呂家前來迎親的排場小了許多,這自然是因為呂家武夫出身,不如宰相門第來得清貴,但其中也有焦太夫人與呂家娘子達成的默契:將婚事儘量簡化低調,除了不能少的那些禮儀之外,其餘的能省就省。
顧畫生先前鬧出來的事,雖然沒有傳得人人皆知,可也隱隱綽綽透出不少風聲,呂家因為呂誦正好在東林寺壞了顧畫生的名節,呂誦自己也答應娶人,這才讓顧畫生過了門。
但呂夫人心中對顧畫生著實談不上滿意,她覺得顧畫生唯一的可取之處,是門第還稱得上般配,要不是呂誦過了婚齡還尋覓不到京城名門閨秀為妻,她也萬萬不會答應讓顧畫生嫁過來。
所以雖然呂誦是呂家獨子,這樁婚事卻並未大肆鋪張,幾乎在眾人還未留神的時候,顧畫生的姓氏前面就冠上了夫姓,成為呂家的兒媳婦。
呂誦身在邊關,往來不便,成親之後不過三天,就又匆匆離京趕回邊關,留下顧畫生這個新婦留在夫家。
不過這倒不是他有意為難顧畫生,給顧家的人沒臉,實是因為就在杜康酒肆那一場辯論之後,陸陸續續又發生了不少大事。
其中最大的事情,莫過於齊國出兵征伐吳越。
這個訊息在十一月底傳到魏國來,將所有人都震懵了。
此事還要從顧香生在杜康酒肆跟那撥文人辯論之後說起。
是否與吳越聯盟的事情,不僅民間文人要辯,朝廷之上也鬧得沸沸揚揚。
有如同楊賢那般堅決反對的大臣,也有人覺得反正吳越僅僅只是想要聯姻而已,大魏多的是宗室子弟,娶個吳越宗室女子就能維繫更親密的關係,這筆買賣很划算,再不濟,皇帝陛下正當壯年,後宮也還有許多位置,再多上一個不算多。
吵了將近半個月之後,皇帝最終還是下了決定,跟吳越締結盟約。
永康帝后宮自此多了一位宋賢妃,對方乃吳越天子庶妹,據說姿容清麗,也是難得一見的美人,雖說是公主,不過大魏後位虛懸多年,連劉貴妃都沒機會得到,如今以四夫人之位相酬,不算委屈了人家。
若是放在平日裡,魏吳結盟這樣大的事情,肯定會引來齊國的注意,但那時候齊國正膠著於回鶻的戰事,哪裡抽得出空來關心南方,魏吳同盟就這麼被結成了,兩個國家若真能同心協力,那麼就會與北面的回鶻一起,對齊國形成合圍之勢。
齊國縱然兵強馬壯,也玩不起這樣的南北作戰,遲早會被消耗殆盡。
南方戰事節節勝利,不光收復了原先亂民起事的兩個州,連對百越土族的戰事也十分順暢,據說王令不久之後就可以跟隨大軍凱旋,顧琴生得知訊息之後還很高興。
一切形勢似乎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但就在這個時候,毫無徵兆地,齊國突然對吳越用了兵。
十數萬大軍傾瀉而下,直奔吳越。
吳越本來還想要藉著齊國忙於北面戰事的時候撿便宜偷襲,結果卻被搶了先機。
魏國上下得知這個訊息之後,第一個反應都是:齊國瘋了!
北邊還在和氣勢洶洶的回鶻汗國打仗,卻硬是分出十數萬兵力來突襲吳越,這不是瘋了是什麼?
魏吳剛結盟沒多久就出了這種事情,吳越被打了個猝不及防,除了忙著調兵遣將應付這場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