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皇帝想到以前他娶昭穆皇后的時候。
少年男女,情到濃時,恨不得以後日日相伴,白頭偕老。
只可惜天不從人願,昭穆皇后早早就去了……
唉。
永康帝看著魏臨的神色又柔和了幾分:“去罷,你想加什麼就加什麼,不必知會禮曹了,這是思王正妃,自然要風光大辦。”
許多人並不知道天家父子在宮闈之中的這番談話,隔日朝會,永康帝詢問對策,底下眾說紛紜,益陽王建議發兵助吳,思王卻提出發兵伐吳,兩人的意見再次截然相反,其他人要麼站隊,要麼中立,連尚書令王郢也不贊成此時發兵,理由依舊是南方戰事未歇,擔心魏國顧此失彼,被齊人有機可趁。
但這次皇帝好像下定了決心,竟然一反之前訓斥思王的態度,贊同了思王的決定,並決定調派二十萬大軍,以英國公程載為主帥,益陽王魏善為副帥,發兵伐吳。
二月下旬,魏軍一路東進,連下撫州、建州等地,趁著吳越忙著抵擋齊國之際,如入無人之境,將原本屬於吳越的國土拿下。
亂世割據,本就是強者為王,沒有對錯之分,如果魏國不要,這些地方遲早也會被齊國佔據了去,到時候齊國就會成為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大國,連魏國也對它束手無策了。
所以自從深州之盟後就時常猶豫的永康帝,這次也終於下定決心,就算南方仍舊被戰事拖著,也還是要出兵跟齊國搶地盤。
戰事進行得比許多人想象得還要快。
二月廿五,魏軍行至池州。
此時齊軍剛剛拿下吳越都城江寧,吳越天子自縊,宮人有的殉死,有的降敵,城內一片混亂,因都城南門尚有吳越叛軍抵抗,齊人一不做二不休,索性下令屠城,一時之間血光四濺,哭聲震天。
二月廿八,都城南門失守,與此同時魏軍也趕至江寧,兩軍在原本屬於吳越的土地上發生激戰,齊軍大敗,江寧城落入魏軍之手。
訊息傳來,魏國上下歡呼震天。
遠在京城的人,自然不可能知道那麼多的細節,也是在過了一個月之後,顧香生他們才知道,原來當時魏軍之所以能取得勝利,是因為有人在江寧城內早早設下埋伏,裡應外合。
而埋伏的人,就是當初在吳越前線失蹤的呂誦等人。
魏國終於大勝了一回。
十幾年前在深州訂下盟約的恥辱,如今終於可以全部洗刷掉了。
就在這一片喜氣之中,一箱接一箱的聘禮,也由宮中抬了過來。
從宮門出來,直到顧家門口,聚集了長長一條人龍,大家伸長了脖子,張大眼睛,就為了親眼瞧瞧這十數年未曾有過的盛事。
“嘖嘖,眼看都十數輛車子過去了,這聘禮還沒運完啊,天家就是天家,真氣派!”
“這有什麼!想當年,陛下迎娶先皇后的時候,聘禮比這時候還多呢!”
“你也知道那是先皇后,現在可只是思王納妃而已,思王連太子都不是呢!”
“你知道個屁!不管怎麼說,思王也是皇長子,以前的臨江王你知道罷,人家因為一個案子,就被流放到黃州去了,這輩子還不曉得能不能回來呢!思王也犯了案,陛下卻只將他降了爵位,還留在身邊,這裡頭的意思,難道不夠明白啊?”
“不會罷,我聽說陛下好像屬意益陽王當太子啊……”
天家的事情,小老百姓茶餘飯後也敢議論兩句,但這些話聽入顧畫生耳中,卻像一個接一個的耳光,打得她臉上火辣辣的。
想想當初姐妹幾個在焦太夫人面前挑選禮物,顧琴生之後就輪到她,她選了自己最喜歡的粉色雙宮綢緞,那個時候她從來沒有為自己以後的生活發愁過。
她討厭顧香生,因為她長得比自己漂亮,因為她生辰不好被家裡冷遇,還總能活得那樣快活恣意,連益陽王也喜歡她,因為她搶走了別人本來應該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很奇怪,不管喜歡和討厭,別人說起顧家姐妹,談論得最多的,不是容色傾國的顧琴生,反而是生辰和言行多被詬病的顧香生。
如果以前有人說她嫉妒顧香生,顧畫生一定會覺得荒謬,但現在,她是真的很嫉妒顧香生。
嫉妒這十里紅妝,嫉妒她就算沒能嫁給益陽王,也能成為思王妃。
那些無知愚蠢的百姓,居然還以為思王有東山再起的一日。
所以顧香生有可能成為太子妃,甚至是未來的魏國皇后?
而她呢?
呂誦明明都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