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部分

。”

宮中形勢瞬息萬變,很快,當晚,他們就聽到皇帝遜位和病重的訊息。

魏臨照例值守宮中,並讓人釋出告示下放各州府,斥責魏善程載二人為大逆不道之叛賊,尤其是魏善,身為人字,卻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以致於將父親活活氣病,實在不當人子,如此行徑,別說為君,連為人都不配,天下人人得以誅之。又告誡程載,說汝子程堂深明大義,早已棄暗投明,如今還在京城,讓他這個當父親的速速投降,以全君臣父子之義。

伴隨著這篇告示的出爐,京城各衙門也重新開放,王郢等人從宮裡出來,一個個安然無恙,只是經歷了這場宮變之後,眾人難以避免神色萎靡。

不知魏臨和他們說了什麼,王郢等人對宮變一事閉口不談,都說是皇帝被魏善的事情氣病,所以暫由淮南王監國。

這個決定並沒有引來太大的反彈,除了劉黨中人,魏臨本來就與不少文臣交好,相比皇帝的喜怒無常,他們自然更願意看到年輕有為的魏臨來主持大局,更不必說還有嚴家的支援。

京城大局底定,淮南王成為贏家,已經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幾家歡喜幾家愁。

魏臨雖然承諾兩日後派人接顧香生進宮,但自那天之後,已經足足過了七八天,他也沒有再回來過淮南王府。

李封倒是常回來的,還奉了魏臨之命,將宮中一些情況告訴她。

據說魏臨現在很忙,忙得連睡覺吃飯的時間都快沒有了,忙著收拾朝中蠢蠢欲動的劉黨,忙著穩定政局,還要忙著跟王郢他們商議如何解決目前內外交困的局面。

李封沒有提及永康帝,但這已經是人人心知肚明,無須再問的了。

老皇帝生或死,如今他自己能說了算的。

顧香生幾次想主動進宮去找魏臨問個清楚明白,可聽到他如此辛苦,又覺得自己拿兒女私情煩擾他,實在太說不過去,心中尤為不忍。

直到淮南王府迎來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

許氏。

☆、第75章

說來奇怪,在顧香生十三歲之前,對顧家的歸屬感是很淡的,直到後來焦太夫人對她的關注逐漸多了起來,又與小焦氏和顧琴生交好,她才慢慢對顧家有了感情。

但有沒有感情也罷,她都姓顧,這輩子就註定了是顧家人。夫妻可以和離,家人卻不可能義絕,尤其是生身父母,不管他們好或壞,在後世,社會都還講究孝道,更何況是現在,古往今來多少能人大拿攤上一家子拖後腿的家人,也同樣無可奈何,這是無法割斷的血緣關係,犯罪還講究個株連,親族便是一個人在世間立足的基本紐帶和依靠。

然而顧香生和許氏終究是緣淺,不管雙方再怎麼努力勉強自己,到頭來也說不到一塊去,直到後來顧香生嫁入宮中,跟母親的見面就更少了,即便是搬出宮來,許氏也很少過來探望她,焦太夫人上了年紀,也不可能主動來探望小輩,所以要麼是顧香生上門,要麼是小焦氏過來,偶爾還有顧凌和顧準兩兄弟,細算起來,許氏居然一次也沒來過淮南王府。

但母親能主動上門,顧香生還是挺高興,她讓人開了中門,又親自出門迎接,將許氏從馬車上接了進來。

“阿孃怎麼今日忽然想起過來探我了,也不提早說一聲,我好讓人多準備些吃的。”

許氏拍拍她的手:“近來外頭多有傳言,又全城戒嚴,鬧得人心惶惶,又見你很久沒回孃家了,就過來看看你。”

又瞧著顧香生,關切道:“你怎麼像是瘦了,這幾日吃得不多嗎?”

親緣淺歸淺,終究還是母子,顧香生心頭一暖:“我沒事,就是天氣熱了,沒什麼胃口。”

母子二人攜手進了裡屋,顧香生讓人端來桃飲和小食。

“阿孃,祖母可好,阿爹可好,大兄他們也都還好罷?”

許氏嘆道:“你祖母倒還好,只是人上了年紀,精神難免一日不如一日,你父親每次去衙門辦公,回來便心事重重,也不與我說,我想問也無從問起,倒是你大兄還會說一些,據說陛下命大殿下監國,不日就要讓位給大殿下了?”

顧香生道:“讓位的事情殿下沒說,我也不好亂傳,監國倒是真的,殿下這幾日都很忙,直接就宿在宮中了,偶爾才派陸青回來傳遞訊息,我知道的並不多。”

其實她猜測皇帝有可能已經死了,最起碼也是人事不省,就差最後一口氣,只是宮變的事情剛剛過去,魏臨不能馬上就宣佈皇帝駕崩或讓位,這也顯得太過猴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