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放榜的這些日子,劉延寧已經在家把身子和精神調理回來了,因此接待完小夥伴的第二日,劉延寧又回書院去了。
得知方永順這回也考過了,李氏被劉延寧勸下去的心思,又活絡了起來,拉著劉延寧旁敲側擊的問:“你回了書院,瞧瞧方家那孩子回了沒有,要是也在書院,不如請他來家裡吃頓飯,他這回也考上了,咱們還沒恭喜他呢。”
雖然李氏說得很委婉,但是經過上一回,劉延寧對這個小夥伴就已經很警覺了,現在聽他娘說想請人來家裡吃飯,心裡自然本能的排斥起來了,嘴上還是義正嚴詞的道:“現在說這個也太早了些,還是等府試考完在說罷。”
李氏想了想,覺得也是,現在才過了一個縣試,後邊還有院試和府試,比這個難多了,現在來談慶祝為時過早了些,頂多自家人聚一聚,討個彩頭罷了,兒子同窗那兒,還是先別打擾人家,等這幾場考試都結束了再說。
而且李氏還有一個考量,下個月他們要去省府考試,公公的意思是願意帶上她女兒一起去的,方永順那兒也要去省府,到時候他們兩家結個伴,也好讓女兒先同他接觸接觸。
李氏只是在心裡琢磨,沒有說出口,鑑於她兒子十分排斥的樣子,就先不讓他著急了。
劉延寧備考的日子,過得很快,劉青她們陪考的,也感覺日子飛快,院試的前幾日,劉延寧書院的先生就叮囑他們早點動身去省府,去的早了,說不定還能在考場旁邊典個小院子,畢竟院試和府試兩場,加起來在省府要待上一兩個月,考生又需要吃些好的補身子,住客棧著實不方便。
李氏這邊聽了,忙託人給劉家送信,劉大爺和劉二叔第二日就趕車過來了,這次為了照顧大孫子考科舉,劉大爺連家裡茶葉蛋的生意都顧不上了,非要親自出馬。
江州城離省府太遠,據說趕牛車要走整整兩天——是從早出發走到晚上的那種兩天,中間要在某個城裡住一晚,第二天日落之前勉強能趕到城裡。
因此得一大早出發,要是出發的得晚,就要在外邊住兩晚了。
為了省一晚上的客棧錢,劉大爺決定在江州擠一晚上,第二日一早再出發,就他和劉大爺兩個人,劉延寧的屋子擠一擠,還是勉強能住下的。
就這樣對付到天剛剛亮,眾人便起來了,李氏讓劉青再躺一會兒,她出去幫著公公和叔子,把這幾日整理好的行李和吃食,都往板車上搬。
自家有牛車就是方便,李氏本來就準備了幾隻雞鴨,她怕女兒到時候不敢殺,自己先處理了幾隻用鹽醃著,這會兒天還不算熱,勉強能撐十來天。
昨兒劉大爺他們進城的時候,也從家裡帶來了好多吃的,還有些自家捨不得吃白麵,現在吃的加被褥衣裳,都堆了大半個板車,等下還有劉延寧的書和筆墨,絕對像搬家一樣。
劉青起來時瞧見這仗勢,都忍不住咂舌,不由想他們家要是沒牛車,這麼多行李該怎麼搬?
果然甭管現代還是古代,車都是家庭必備的。
李氏手腳麻利的攤了好幾張餅,這就是他們在路上的乾糧了,在搬行李之前,她又順便煮了稀飯,劉青他們便用餅就著稀飯吃了幾口,就上路了。
因為形成倉促,李氏都沒來得及提出找方家同行的建議,結果劉青他們出了城,剛好就碰到了方家的人。
方家幾房早就分家了,如今兄弟幾個各過各的日子,比劉家人口簡單是簡單,遇到這種時候,就少了些幫手,只方家父女同行。
不同劉家帶上劉青,是劉青自個兒想出去,劉大爺也有心讓她多見見世面才帶她出來,事實上就算不帶劉青也不受影響。而方柳卻是沒辦法,他們家現在就四口人,總不能四個人全出來,還得留一個在家幹農活的,方柳一個小姑娘留在家的話,先不提安不安全,她這小身板肯定也幹不了太多活,反而耽誤地裡的事,便只能讓她跟著出來,在方父旁邊搭把手了。
但不管怎麼樣,方柳看見劉青還是很高興的,劉青也覺得到人生地不熟的省府,多一個小夥伴也好。
兩個小姑娘坐在各家的板車上,就開始聊起天來了,聽見劉延寧和方永順打招呼,劉大爺也熱情道:“我們還是有緣啊,沒約好都能碰上,正好這兩個小姑娘,到時候住客棧讓她們住一間,還能省好些錢呢。”
方父也是驚喜,兩家一拍即合,就這麼結伴同行了,等進了省府,聽見劉家要去考場旁典個小院子住,本來是想住客棧的方父也一咬牙,跟著劉家去了。
他們來得不算遲,但有人比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