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實驗室當然不可能出租,共建的花費更是超過陳驊晟的承受範圍,但是在讀學生很樂意做點分析測定之類的活計,代價不高;如果能生成論文還可以免單。
陳驊晟把和實驗室談具體內容的事情全部扔給龐華,任務不多,但是預算給得也不太慷慨就是。
不想學生處聞訊而來,把她和龐華兩個人都列入畢業生創業的資料裡,二個人二個專案,一個是開公司做網店,另一個是學以致用搞起理化工作室。
對此,陳驊晟不感冒也不抗拒。她能理解統計工作的壓力,何況他們兩個人確實有分工。只要對龐華報考博士學位有幫助,她樂得配合,還參與了兩場演說講座。
龐華的第二個理學碩士學位挺容易的。一方面這本就是在職培養,收費的,自然比較容易過;另一方面他也確實拿出了真正的研究成果,而且打算以此作為基礎,搞幾個博士階段的進階成果。不過市場應用前景等方面的文字內容是陳驊晟操刀。
“很好看的盒子。”
“我定做的套裝禮盒。別看那麼小,一塊五一個呢!別研究了,裝盒子!我寫的數量是一萬個!”之前的連褲襪幾乎送完了。為了慶祝成為皇冠賣家,陳驊晟又折騰出新的小套裝推廣產品。網店也找兼職美工美化了一番。
“真能賣掉一萬個?”
“寫了再說。你看我的盒子才進了三千個!”
“今天我要裝三千?!”
“我們。你沒看見我也在幹活嗎?快點!幹完出去吃飯,慶祝你拿到第一個碩士畢業文憑。”
“哦!”
“吃完了你回來準備答辯,還有明年考博。”
“哦。”
“其實你考不考無所謂。新的兩個專利都是些你的名字,有沒有一個Doctor的頭銜也無所謂。”
“……”還是有所謂的,不過他不敢說,怕被壓榨得通宵達旦幹活。
最終,陳驊晟還是讓步了。
不過這麼多原料總不至於搬來搬去。
她乾脆以工作室升級改造的名義,大清倉。不過還是稍微使了點策略,一是隻給真正的老顧客贈品,二是給所有買過的顧客發清倉簡訊。她的好習慣是記錄每個收貨人的號碼和購買的產品型別,而不是單純地依靠網站提供的客戶管理軟體,因為系統經常會出現不靠譜的事情,甚至是滅頂之災。
看來現在還是不夠發達,沒有簡訊群發系統降低她的工作量,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