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之後,這塊地至今已有二百餘年,一直未能收回,宋朝也就一直把脊背留給了敵人,這也是宋朝一直未能真正同意全國的最大障礙!而今,在宋朝皇后的指揮下,大宋再一次將兵力壓制回燕雲十六州,看上去,不死不休了。
遼國連忙聯合了金國,趁著宋徽宗駕崩,朝內動盪不安,給這個目光短淺的女人致命一擊,讓她知道,女人就應該待在家裡喂孩子!
霍水仙任命老將劉廣敏為元帥,魯智深為左將軍,花榮為先鋒將軍,又從內閣撥出五名智囊團,御駕親征。而鳳源,則順勢登機,坐穩皇位,安排宋徽宗後事,安定朝內大臣。
這一去,霍水仙還遇上了一個熟人,武松。武松當年回到陽穀縣,因著一身本領和知縣賞識,朝廷又大肆提拔武將,慢慢爬了上去,這次出征,他已經升到了百戶的位置。行軍途中,霍水仙一日在河流邊放風,飲馬,之間不遠處有個小孩子在那裡洗澡,心中奇怪這軍事要地怎麼會有小孩子,讓人把那小孩拎了上來。
那人光著膀子連忙穿衣,滿臉羞紅,竟然是老熟人,潘金蓮?!霍水仙哭笑不得,屏退左右,問他這麼一個連合適的軍裝都沒有的人,怎麼混進來的。
潘金蓮忸怩了半天,臉紅得像個蝦子,囁嚅說,我家二郎離不開我。
霍水仙失笑,問明武松的狀況,知道他身強力壯吃飯香,一夜睡到大天亮,放了心,圓了武大郎的夢了。至於是是一個人睡,還是擔心哥哥被人欺負,抱著哥哥睡,那她就管不著了。
知道武松是有勇有謀之人,霍水仙給了潘金蓮一個許諾,只要武松能活著熬到這場戰役結束,加官進爵少不了他的,順手又把自己這麼多年攢下的日光精華都傳給了潘金蓮,喜得他跪在地上連連磕頭。他現在該是四十好幾的人了,一身的皮重又變得更加光滑,眉眼之間也又多了幾分柔情,要說和當初那個賣炊餅的武大郎比,雲泥之別!現在的武大郎,住著潘金蓮的靈魂,乍一看就像是一個十來歲的男童。
這倆人,倒是有意思。霍水仙原只是因為潘金蓮曖昧,才助她改變容貌,沒想到最後這倆人竟然走的如此親近,真不知道是天意,還是武松品味太過獵奇。要說他原先對自己哥哥又意思,那是萬萬不可能的事情,同時,他對自己的嫂子也是退避三舍,不敢搭理。然而,當潘金蓮穿到武大郎的身體裡後,最終竟然是這兩人走在了一起。靈與肉,他究竟愛哪一個呢?又想到原故事中,武松一生未娶,難道真的是對女子無意?
霍水仙兀自想了一會兒,外面喧鬧聲打斷了她,安營紮寨,炊煙裊裊。
這場戰爭持續了三年,終於奪回了燕雲十六州,將遼兵趕回了長城以北。北宋士兵雖不如遼兵兇悍,但是強在強大稅收作為財政支撐,商人日益增多,南方經過由霍水仙手把手教出來的鳳源的治理,又風平浪靜,拿銀子都能砸死對手。糧草豐沛,裝備精良,加上又有天罡地煞七八十個星在大軍之中,加上穿成鍾明朗之時,霍水仙打了七八年的仗,豐富的作戰經驗,短短三年,遼國就徹底沒了當年的威風。
得勝還朝的那天,東京城內張燈結綵,宋高宗趙梧出城門三十里迎接。隔著很遠,趙梧就一眼看到了霍水仙,他快馬加鞭飛奔而至,十七歲的大人了,還像小時候一般抱著霍水仙直呼“母后”,在場之人見之,無不感動落淚,思念家中親人,感嘆慈母之心。
霍水仙再一次騎馬走向皇宮,不同於上一次,被人好奇地觀望著,這一次,兩邊百姓跪倒在地,心甘情願,山呼潘太后千歲千歲千千歲。若是沒有潘太后親征,打回了遼國和金國,由著先帝胡來,那恐怕這會東京已是血流成河、居無定所了。這些人完全忘記了曾經街頭巷尾的議論,不懷好意的揣測,只希望潘太后能真的千歲下去,守護大宋王朝!
效仿前朝的凌煙閣掛二十四位功臣像,霍水仙命人在皇宮內修建了一棟天將閣,將這次的大戰中,攻擊突出的前七十二位的畫像,按主次三等都掛上去,不知是天意還是巧合,這七十二位中,有近六十位,都是曾經應該落寇梁山的好漢!如今他們身在朝廷,保家衛國,安享俸祿,更是為後代留下千古美名,實在是做夢都想不到的好事,若是告訴他們,你們應該在聚義廳裡,共商造反大業,他們一定會用看白痴的眼神看那個人!
有了這些天罡地煞的妖星護著,又有霍水仙在背後撐著趙梧,大宋就像吃錯藥一樣,不僅不畏畏縮縮,反而變得好戰,花了十二年,把金國,遼國,乃至西夏、大理都收入囊中,北至西伯利亞平原,南至雲貴,冬至東海,西至吐蕃,無一不是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