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草的屯集地,作為東周軍需糧草的供給中心,由軍需處掌管。

此後,圍場自給自足,不僅無需向外省徵集糧食,自產的糧食和畜肉除供給軍需所用外,還在此建立起大糧倉,按品類進行分類儲藏,做到有備無患。而每每圍場收割之時,還有新鮮的瓜果和肉類送到宮中,讓皇帝龍顏大悅,收到貢品所後賞賜的珠寶竟是貢品價值的幾百倍。

東周國建國期初,軍需和軍隊均由護國將軍負責管理與調拔,直接向皇帝覆命。經過多年的發展與改編,現在的軍隊共分為三種:

羽林軍,皇帝的親軍部隊,主要負責皇宮的安全。此部隊由皇帝親自調拔,其它人無法調動,其軍隊所需均由宮中供給。

禁衛軍,主要負責國防安全,戰事策略以守為主,此部隊由皇帝及護國大將軍共同執掌,兩人各執半邊虎符,如需調動禁軍作戰,需將兩枚半邊的虎符合而為一。禁衛軍的軍需糧草由軍需處供給。

護衛軍,主要負責打擊外侵,擴張疆土,戰事策略以攻為主,此部隊由護國大將軍負責指揮調動。護衛軍的軍需糧草也由軍需處供給。

軍需處則由當朝左相負責。(左相司武,右相司文)。

因此,不管是單純作為狩獵之用,還是現在作為軍需糧草的供給中心,千尋圍場均為東周國最為重要的軍事要地之一。

平時由一支禁衛軍把守,而在皇帝來狩獵之時,更有為數上千的羽林軍跟隨,駐紮在牧場內以護衛皇帝一行的安全。

近十年來,邊關戰事還算穩定,雖說契丹人總是不時的來騷擾一下,也不過是想在邊關小鎮上搶一些大米綢緞等日用品,來的都是些散兵遊俑,不構成威脅。軍需方面按常規供給即可,而這千尋牧場糧畜的自產量相當的大,所以這些年不僅沒有向外省收繳糧食,本身也囤積了不少。

最近契丹的新王耶律元宜繼位,此人天性好戰,胸懷大志,不再滿足於小打小鬧的搶些糧食錦緞回國,而是想佔領東周國,讓本國也擁有肥沃的土地,能自產糧食;讓本國也能擁有高超的綿織術,不再只穿獸皮及粗布衣物。

據將軍的暗衛所探,這耶律新王正在休整部隊,招募新兵,大肆練兵,不日,恐有一場血戰。

而護國將軍江正放,已快馬傳書回京城,請求皇上賜於虎符,以調動關內的禁衛軍,同護衛軍一起禦敵,糧草需比現有的供應量多備一倍,在兩月內運到邊關小鎮沙林鎮,以備不時之需。

宇文化及此次前來,名義上是狩獵,實則考察牧場的糧草備用情況,二則考察太子、二皇子和江風華的文材武略,在邊關戰事將起的時候,他需要有信得過的人將虎符送過去,而又需要與護國將軍江正放相互制肘。

而左相與護國將軍在軍用糧草上配合這麼多年,兩人怕是已達成了一定程度上默契,現在是時候把調撥權收回來。

但如若貿然收回,恐會引起軍亂和大臣的猜忌,只能借鍛鍊皇子的名義,讓太子或者二皇子參與糧草調撥,以免護國將軍借戰事名義,擴大軍隊,到時候如果來個倒戈,那他進駐皇宮將成會如入無人之境。

護國將軍之父乃開國功臣,而護國將軍江正放本人也為國盡心盡力,鞠躬盡瘁,連夫人產子、去世,女兒中毒失蹤都沒有回來。

但也正因為此,護國將軍的聲譽在國內越來越高,民間都在說,如果沒有護國將軍一家,就沒有東周國的安定;沒有護國將軍一家,宇文皇室一族的江山絕不能如此穩固。

所以宇文化及對江正放一家是越來越忌憚,處處猜疑,處處制肘。

宇文化及一行人到達圍場後,羽林軍直接在圍場內駐紮下來。

禁衛軍副統領司羽給宇文化及稟報了圍場的軍需糧草的種植與屯集情況,及最近邊關來報所需的準備,基本上與宇文化及所掌握的情況吻合。

“恩,愛卿將這圍場打理得相當好,讓朕在京城免了後顧之憂。江將軍及邊關的將士們能在前線安心作戰,均得益於愛卿的軍需供給及時充足,朕代邊關將士們感謝司副統領。”皇帝表面上似對護國將軍愛護有加,任誰也想不到他已對將軍起了猜忌,正是要從這糧草供應和禁衛軍的調派上做手腳。

“皇上首肯,臣惶恐!臣等定不負皇上所託,為東周國定國安邦竭盡所能。”副統領司羽是個心中有丘壑之人,此時卻也無法猜透皇上的意思。

“恩,朕今日攜太子及二皇子前來狩獵,想看看他們的文才武略,愛卿就在旁幫朕參考參考,如何?”皇帝接著又丟擲一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