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此時,王必好手上拿著許哲買來的銅疙瘩,正在研究著不停。
“這個銅疙瘩泛出黃綠兩種顏色,而黃光佔了九成,綠光只佔一成,年代應該是在三百二十年左右!”許哲心中已經知道了大概年份。
“這個銅疙瘩上的好像是滿文,我在一本雜誌上似乎見過!”王必好忽然站在原地,一會兒看著手中的銅疙瘩,一會兒看著許哲。
他一臉真誠的說:“許兄弟,我真的服了,你真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啊!”
第42章 一起發財
許哲也是興致勃勃,準備再逛半個小時,替丁王二人每人再淘樣東西。
這個時候,天已經大亮了。由於今天是週六,來滬南古玩市場的人比往日要多出一倍。
在如此魚龍混雜的市場中,許哲發現想要撿漏還真不簡單。
一來很多攤位出售的根本就是仿貨或者新貨,連撿漏的機會都不會給你。
二來,許哲珍惜天眼可以使用的次數。一般先讓月華仙子掃一下,確定真的有漏可以撿的時候,才過去砍價。
又過了半個小時,許哲的天眼使用次數到了第八次,終於花兩千塊錢,替丁淮山和王必好各淘了一件瓷器。
三人談笑中,回到丁淮山的愛瓷軒,丁淮山拿出放大鏡,將戰利品都擺在茶几上,他有心再做一次鑑定。
“恩,果然是宣統民窯,我估計價格能到七千!”這是許哲買的第一件。
道光仿乾隆的小筆筒丁淮山估的價格是五萬,那對光緒朝的青花小碗是官窯,估價六萬塊。
只有許哲第四次出手買的那個銅疙瘩,看似是個鎏金的銅印,上面寫的是滿文,丁淮山無法鑑定,準備有空找這方面的行家給看看。
“老丁,你看看,你看看我的是不是光緒粉彩梅瓶?”王必好手中託著一個梅瓶,湊到了丁淮山的身邊。
這是許哲花了一千塊,特地為他淘的。
王必好家裡的收藏也頗豐,不過就缺一個光緒粉彩梅瓶了,要不然許哲也不會在老騙子哪裡遇見他。
“恩,從粉彩的髮色,胎質,底足的落款看來,確實是光緒民窯中的精品,大概三五萬塊是值的。”丁淮山給王必好鑑定了梅瓶之後。
他就站了起來,許哲特地為他而淘的那件乾隆茶杯,他連看都沒有看一眼。
因為丁淮山心中有數,許哲是不會看錯的,自己就不要再花時間鑑定了吧。
“許兄弟,俗話說,無功不受祿。這乾隆青花茶杯,雖然器型小,但是畢竟是正經的官窯,市場上怎麼也要幾萬塊錢了,你一抬手,就這樣送給我,實在是太客氣了!”
丁淮山說的是實話,他在這裡經營了快二十年,從來沒有看過像許哲這樣的奇人,下手又狠有準,為人有很大方,不拘小節。
“丁老哪裡的話,認識丁老是我的榮幸,只是兩件小東西,你跟王校長就不要推辭了吧!”許哲心裡真的沒什麼感覺。
他發現自己的天眼能將古玩瓷器的年代鎖定到大約十年以內,正處於興奮中。
而月華仙子也非常的高興,鑑寶天眼真的在許哲的身上產生了變異,而且是像更好的方向發展。
王必好此時坐在丁淮山的旁邊,他聽著丁淮山的口氣,好像不是很想要許哲送的東西。
他用胳膊拐了一下丁淮山,一臉微笑的說:“怎麼了,老丁,嫌許兄弟給咱們的東西不好?”
丁淮山肯定不是這個想法,他搖搖手說:“我只是覺得許兄弟太客氣了,絕對沒有老王你說的這個意思啊!
“哈哈,許兄弟會在乎這點小東西?”王必好指了指放在根雕茶几上的五件古玩,臉上帶著少許傲氣,“咱們許兄弟慧眼如炬,能一眼辨真假,這些小玩意他也只是隨便玩玩吧。”
丁淮山一想,也對。他心說,以許哲之能,不說在整個滬南古玩市場橫著走,也基本沒有對手了。丁淮山已經將許哲認定為高人,奇人,他經營古玩生意二十年,也沒有碰見過。
他也不是虛偽的人,聽了王必好的話,覺得在理,心說不過是個幾萬塊錢的東西,也就不再推辭了。
這個時候,丁淮山那個一寸長寬的鎏金銅印產生了興趣,拿在手中,正用放大鏡仔細的觀察著。
作為他的侄兒,丁三今天算是開了眼,見到許哲一行撿了好幾件漏回來,覺得許哲當真是高深莫測。
他產生了一種幻覺,這個許哲難道是天生就是玩這行的天才,不然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