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還沒有放在他們眼裡。這支部隊已經緊張地走了半個月,沒出什麼大事情,馬上就要到達大月氏城必然會讓他們鬆懈下來。
就是針對這一點,達明翰制定了出擊的計劃。
吳憂本身認為這是沒什麼把握的一仗。首先,達明翰手下能用的兵不過一千人,看起來似乎和敵人數量相當,但是裝備方面很差,不愧是“輕”騎兵,除了一張弓,四壺箭,用於近身纏鬥還有衝鋒的長短兵刃則是各式各樣,多數人用的是打狼的棍棒甚至套馬杆。防具更是稀缺,只有幾位百夫長有完整的甲冑,相比較而言,吳憂帶來這十個人顯得闊氣得多。不但有全套裝甲,弓、槍、刀無一不是淄州工匠製造的精良製品,惹得那些裝備簡陋計程車兵們眼紅不已。
根據達明翰的介紹,雲州軍的裝備雖然比不上吳憂他們這樣精挑細選,但是卻是遠勝於達明翰的部隊的裝備。還有那些守護輜重車計程車兵,至少也有五六百人,這樣敵人在數量上就遠遠多於達明翰的部隊。松樹鎮離大月氏城不過七八十里,最近的駐軍只有二十里,接到警報之後增援很容易。吳憂便裝考察過即將成為戰場的地方的地形,松林鎮是草原上一個小鎮,周圍是一片草原,幾個小山坡,無險可依,打埋伏都夠嗆。
最要命的一點就是達明翰的部隊損失不起,一旦失敗,就會被周圍虎視眈眈的勢力吃掉。
但是這一仗又非打不可,吳憂到了這裡才意識到這次地震和旱災給底層的百姓特別是牧民們造成的幾乎是致命性的打擊。面對短促的秋季和即將到來的漫長冬季,牧民們只有拼死一戰奪取他們所需的物資。
達明翰沒有和吳憂詳談作戰計劃,只是讓他不要離開自己身邊,為此還特意給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