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受村裡人白眼。現在他已經?老了,我們不能靠他了。我們一定要把房子蓋起來,讓父母享幾天清福。茂生知道,母親這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住上窗明几淨的房子,哪怕一間也行,只要能遮風擋雨,這輩子就算沒白活。
哥哥說我們一定要滿足母親的這個心願,儘快把房子蓋起來。
哥哥從來沒跟他說過那麼多的話,那天卻說了一路。
“哥哥呀,你是不是有什麼預感?那你為什麼不告訴我呀?”
圍觀的人都落淚了,婦人們甚至哭出了聲音。黃泥村在一片悲悽的氣氛中,迎?接新年的來到。
過完新年,村裡照例是要弄秧歌的。往年的秧歌,都是茂民起的頭,麥娥、茂民在前面領舞,後面是春娥、秀娥和紅衛、二胖他們。老一輩的秧歌頭關福來隨著女兒的長大,早就讓出了這個位置,秧歌是年輕人的舞臺,充滿著無盡的激情與活力。
一到正月,村村都要鬧秧歌的。勞苦了一年,唯有這幾天才是他們真正的節日。愛熱鬧的人早早就承了頭,收拾鑼鼓傢俱,抬到老槐樹下咚咚鏘鏘地敲,不出一袋煙功夫,打牌的、喝酒的、剪窗花的、納鞋墊的便都放下了手中的活計,紛紛到老槐樹下集合。平日裡不愛熱鬧的人也唱了起來,把正月吵得紅紅火火。
秧歌在村裡轉幾圈就成形了,只要秧歌頭帶隊,後面的人跟上就行了。成形後的秧歌一般先在老槐樹下打場子,全村的父老鄉親都出來看熱鬧。緊接著就能聽到鄰村的鑼鼓聲,掌傘的一聲喊,大家便敲鑼打鼓,先給他們送去了請帖,然後秧歌進村,挨門挨戶地送。接秧歌的一般都是村幹部,先在村裡比較寬敞的地方打個官場,生產隊按禮節送上大洋拾元、香菸兩條,水果糖二斤不等,收賀禮的一聲唱,大家喝一聲彩?:“好!”秧歌便按著帖子到各家各戶去了。
因為離得都不遠,平日裡大多認識,因此進了家門也不陌生。院子大點的大家就使勁扭,戶主的賞頭也重,通常都是半斤水果糖、兩元大洋並一包香菸,大家同樣喊一聲“好”!戶主很高興。遇到院子狹隘的人家,年輕人便不好好扭,唱曲的也不好好唱,主家的賞頭也少得可憐,通常就是大洋壹圓或香菸一包。
外村轉完了才回到本村送秧歌,程式是一樣的。有時還沒送完,鄰村的秧歌也到了,隊幹部就得出門迎?接。一個正月下來,如果沒有四五個村子互送,這年就算沒過好。
送完各村送政府。第一站當然是北塬公社。公社幹部每天都留守在院子裡等各村的秧歌,邊觀摩邊選定能夠代表北塬去縣城參加正月十五的秧歌大匯演。黃泥村的秧歌除了鑼鼓喧天,更有能夠代表鹿縣特色的飛鑼。——五個年輕人頭扎英雄結,身穿羊皮襖,腳扎軟黑靴,五人“嗬”地一聲吼,旱地拔蔥就跳了起來,在空中同時擊響手中的銅?鑼,舞姿飄逸,令人眼花繚亂。鑑於此,改革開放以後,政府對民間娛樂更加重視,黃泥村曾多次代表鹿縣參加地區舉辦的十五秧歌大匯演,同著名的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胸鼓一起登臺亮相,贏得陣陣掌聲。
每年的秧歌大匯演在地區所在地榆城市進行。各路諸侯彙集於此,鑼鼓喧天,旌旗獵獵,大家各顯神通!安塞腰鼓氣勢雄壯,豪邁粗獷似雄鷹展翅?;洛川蹩鼓東蹦西跳,左衝右撲,如古代士卒拼搏衝殺?;黃龍獵鼓氣勢宏大,威武壯觀?;宜川胸鼓生氣勃勃,英姿瀟灑此外,還有那深沉豪放的志丹扇鼓,熱情奔放的子長嗩吶,鏗鏘有力的黃陵霸王鞭,溫柔嬌媚的延長梆子,剛柔並濟的吳旗鐵鞭舞,文雅秀麗的甘泉蓮花燈等等,純樸大方的動作裡無不透出陝北人的聰明才智和憨厚耿直!
然而茂生家的這個正月卻是在傷心與絕望中度過的。整整一個正月,母親都沒有走出家門。父親佝僂著身子不停地轉出轉裡,魂不守舍的樣子。茂生兄妹也很少出去,村裡的鑼鼓喧天與他們一家人無緣。
第17節:沉重的房子。上卷(16)
送秧歌的時候,福來拿了一把傘在前面領路,二胖與春娥帶著秧歌在後面扭動。福來邊轉動雨傘邊即興編唱,到什麼地方唱什麼歌。當初豆花就是被他的那副嗓子征服了。
秧歌到了茂生家的時候,大家心情很沉重,茂生的父母坐在窯裡沒出來。母親臉上垂淚,難過地睡在炕上,茂霞坐在母親的身邊不說話。
福來邊走邊唱?:
? ?羊肚子(那個)手巾(喲)水上漂,
? ?唱上(那個)小曲解心焦。
??一根(那個)甘草(喲)頂不上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