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部分

時得罪雷門世家、司徒家族、令狐家族三大家族。這還不算,因為這雷三公子已經定下了一門親事,卻是雷門和江東大族姑蘇孫家的聯姻,喬行簡下達的命令等於無形中也把姑蘇孫家也得罪了,孫家女兒還沒有嫁進雷家的門呢,這不是有可能讓孫家的女兒守望門寡麼?孫家的人也未必肯善罷干休。

同時得罪四家勢力廣大而雄厚的家族,可不是說笑的一回事,這麼個大馬蜂窩捅破了那可是要承受被“蟄”得九死一生的絕大危險。

這些幕僚還不知道,雷瑾和顧氏家族之間的秘密利益聯絡,甚至丁氏家族、風氏家族也勾連其中,如果他們知道帝國當今四大家族都和雷瑾有了關聯的話,恐怕更是坐立不安了。

即使兼程趕來土默川的雷瑾部和鮮卑部,能夠僥倖的不與可能回師的蒙古大軍正面撞上,喬行簡也仍然會因此和雷門以及鮮卑土人部結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樑子,除非全軍回師撤退的命令能夠及時送達,否則這個樑子是結定了。

棄偏師於不顧,主力大軍單獨撤退,從道理上和當前整支大軍可能面臨的危險情形來看,不能說喬行簡是舉措失當,然而有些東西是不能用道理來理論的,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禱左路兩翼能夠及時得到回師撤退的命令,左路的萬餘驍騎不要一頭撞進星夜回師,怒火萬丈的蒙古大軍的羅網中,最不濟雷瑾和鮮卑土人部大酋的親弟弟能夠平安無事,否則後果是非常糟糕的,已經有幕僚在心裡盤算著,回去後儘快辭幕他就,先跳出這個事非圈再說。

冒著雖然有所減弱,但仍然風勢猛烈的白毛風,驅趕著眾多的俘虜和牲畜回師撤退,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是不易為敵人所察覺,而且可以有效放緩敵人回師行軍的速度;壞處是皇朝出塞的大軍同樣行軍緩慢。

直到出塞大軍越過黃河,進入河套,所有人才稍稍鬆了口氣,喬行簡通令全軍由西北重要軍鎮之一的延綏鎮榆林塞入關。

榆林塞,在河套之南,傍黃河支流無定河上源之榆溪,東扼晉北雁朔,西衛寧夏,南蔽關中秦隴,兵家必爭的邊關重鎮也。

“榆林”這個名稱可謂悠久,自故秦帝國大將蒙恬北擊匈奴,駐守榆林時,在邊塞廣種榆樹,用以駐紮軍隊、保養水土,就有了榆林這個稱呼;

故漢帝國名將衛青也曾經在這裡營建“廣長榆”林帶,因此這裡也稱為“榆塞”,唐時的駱賓王就曾經感嘆“邊烽驚榆塞,俠客度桑乾”。

國初,延綏鎮治所在綏德,後來因防禦蒙古騎兵侵擾的需要,延綏鎮治所才遷移到榆林塞,這裡也才成為邊關重鎮,經過前後數次擴充套件,才成就了榆林塞煌煌巨鎮的規模。

皇朝非常重視這裡的防務,在此駐有巡撫延緩地方贊理軍務都御史、總兵鎮撫使等大員,又修築了孤山堡、定邊營、神木堡、鎮靖堡、舊安邊營、清平堡、清水營、高家堡、保寧堡、寧塞營等衝要寨堡構成整個延綏鎮的完整縱深防禦體系。

此中軍士往昔也驍悍善戰,素稱忠勇,但因為更番入衛(注:輪班調遣強悍善戰的邊軍戍卒到京師充實京畿防務,捍衛京師安全,謂之更番入衛),士卒疲於奔命,已經無復往昔之驍悍,而且榆林塞屯田不易,種植為難,芻糧每每不足,讓邊軍士卒們餓肚子打仗還想讓他們勇猛無比,就如同又想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一樣,又怎麼可能呢?

喬行簡這位總督大人上任以來,想辦法儲足軍糧,大力改善西北四鎮邊關士卒糧餉、軍械、兵甲等的供應,榆林塞也隨之軍勢復振,面貌煥然一新。

當縱橫塞外,千里閃擊,勝利回師的邊軍驍騎遠遠的望見榆林城那巍峨雄偉的城牆時,全都不由自主的齊呼“勝利萬歲!萬歲!萬歲!——”

幾萬人的呼聲匯成滔滔洪流,在天宇間迴盪,令人熱血沸騰!

“嗚—嗚—嗚—”低沉的號角聲迴盪在蒼茫天地之間;

“咚—咚—咚—”行軍戰鼓由疏而密響成一片;

如雲的旌幡迎著浩蕩的朔風獵獵飄揚。

巍峨雄峙的榆林塞,已近在眼前,怎不讓血戰歸來的將士心潮為之澎湃!

“孤城絕塞敞高樓,

漠漠風沙檻外浮。

遺恨朔方失故土,

共憐秦卒賦同仇。

飄飄雪片凌*,

處處笳聲遷客愁。

才調如君今定遠,

佇看談笑取封候!”

喬行簡不由詩興大發,一邊催馬前行,一邊在馬上口占七律一首,放聲吟誦。

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