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3部分

道之前曾化身美女去誘惑當時尚未成道的佛祖。 )

“晦氣,怎麼又是‘花營錦陣工坊’?”楊青緊走幾步,趁早來個眼不見為乾淨。

這個時候天色尚早,並非會面良機,楊青倒也不著急,揀著看得上眼的方物、特產,不管用得著用不著,統統掏錢買下,一路走一路買,什麼臘篾涼蓆,摺扇,根雕,藤籃,幹蘑菇,乾菜,山民自採的新茶,竹製的器皿玩物,罕見珍稀的木料,地道的藥材,皮毛,獸角,獸牙,山酒村釀,等等,一股腦兒都買下來不少,反正都可以委託麻城約車馬行或者民信局捎回成都去,至不濟也可委託標行,甚至商隊幫他捎帶回成都,完全不用他費力折騰,而且買這麼多東西,可以掩飾他來到婁山鎮的真實目的,避免有心人起疑。

楊青甚至買下了五十雙筍殼鞋底和五雙筍殼鞋底的布鞋,樣式雖然不怎麼樣,但在家裡穿著還是蠻舒服的,而且還能讓他想起許多小時候的事情。 楊青從小家境就算是比較富裕,不愁吃穿。 每年春天,他家的竹林裡開始出筍,等到筍子漸漸高了,便自然剝落下來一些筍殼。 他的奶媽便撿肥大的筍殼,用稻草擦去筍殼背面的毛,就是做鞋底的好材料了,不但可以防水,還使鞋底感覺鬆軟。 然後,他的奶媽把各種碎布頭和舊布層層相疊,刷上米漿,每隔一層就放上一層筍殼,一直疊到有一本書厚為止,上下兩面再鋪上一正一反兩塊棉布,便算完成了納鞋底的準備,之後就可以在空閒的時候納鞋底,做鞋幫了。 楊青小時候,可沒少穿奶媽親手給他做的布鞋,所以他至今也不能忘記那種溫暖的感覺。

楊青買了筍殼鞋,而他的兩個僕從則各挑了幾雙草鞋備用,山裡挑東西,穿草鞋不但抓地,而且輕便。

黃昏時分,把一干貨物盡都委託車馬行運送,主僕三人便找了間還算乾淨的客棧安頓下來。

洗漱一番,主僕三人徑自出了客棧,就在附近一條僻靜小巷裡找了家只能容得下三五個人喝酒的小酒店,叫了酒菜隨意吃喝起來。

跟隨著楊青的兩個健僕,乃是自幼就在楊青身邊侍奉左右的‘家生子’,對楊青自然忠心耿耿,是他絕對信得過的人,否則楊青也不敢隨便讓他們參與自己的機密公事了。 現下這出門在外的,主僕幾個也不分什麼上下尊卑,都坐在了一桌,當然這同樣也是一種掩飾,免得被人看破行藏。

楊青只給自己叫了甘蔗酒,這酒聞著有股子淡淡清香味,酒汁兒清純爽甜,卻是跟新釀米酒也差不太多,畢竟還有事,卻是不能縱情狂飲。

兩名僕從,酒量素來不錯,楊青便讓店家上了本地的‘紅苕純燒’。 這酒,其實就是以紅苕為釀酒主料,攙雜高粱或者穀米而釀造的燒酒,過濾其中雜質,提純幾次之後,在將燒酒裝壇密封窖藏之前,為了增香提味,一罈酒內再加入辣子(又稱‘艾子’、‘艾米’、‘刺蔥’,‘食茱萸’)一兩粒、全肥豬肉一長條(一到二兩左右)。 這種‘紅苕純燒’,濃釅清洌,後勁十足,雖然是本地村釀,並非什麼遐邇聞名的名酒,但價格也遠遠超過了甘蔗酒——楊青雖是儒士本色,畢竟人情練達,他這攏絡人心之舉,卻是做得自然無比。

下酒菜卻是讓店家整治了一條肥碩的土狗,將整隻狗去皮,除內臟,清洗乾淨之後在內腔中灌上辣子、姜、蒜、花椒、茴香、大料之類作料,用白線縫合,清蒸之後起鍋,去除辣子等作料,再以狗油燒沸澆淋就成了。 按照店家的說法,那味道真是美侖美奐,給個皇帝也不做。

等著土狗裝盆上桌的工夫,主僕三人,就著一盤子鹽水胡豆、一盤子五香豆腐乾、一碟雞腳爪、一碗滷肥腸,再加上幾根老泡菜,便已喝出了抑揚頓挫,平平仄仄了。

第三章 司民之牧(下)

木訥沉默的店家,帶著一臉憨笑,將一大盆熱氣騰騰的狗肉端上桌來,肉香一下子便充滿了整個店堂。

就在楊青都忍不住暗咽一口饞涎的時候,門首一暗,卻是一個人無聲無息,如同鬼魅一般閃了進來。

兩名僕從戒備地注視著不速之客,不約而同的摸上了袖箭,一觸即發。

“慢!”

楊青急忙喝止,他已經認出不速之客是誰了。

來人正是與他合作愉快的賞金客‘捕風’劉邦,這廝當然不是唱《大風歌》的那位無業遊民出身的西楚沛公以及後來的前漢高祖皇帝,此劉邦非彼劉邦也。

劉邦身形短小,貌不驚人,然後舉手投足之間,靈巧敏捷,行如狸貓,顯然不是尋常人。 他其實曾經是寧夏邊軍遊擊營的斥候,在平虜軍